深圳40年经济腾飞,你见证了多少奇迹?
深圳40年经济腾飞,你见证了多少奇迹?
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深圳用40年时间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1980年至2019年间,深圳GDP由2.7亿元增长至26927.09亿元,人均GDP突破20万元大关,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网络飞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深圳的经济腾飞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你见证了哪些令人惊叹的变化呢?
改革开放初期:从边陲小镇到“世界工厂”
1979年,深圳被选为经济特区,凭借毗邻香港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与制造业企业,迅速成为“世界工厂”。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一年,深圳GDP仅为2.7亿元,人口仅有31.4万人。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深圳迅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深圳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到1990年,深圳GDP已达到82.1亿元,10年间增长了近30倍。
产业升级转型:从制造到创造
进入90年代,深圳主动淘汰低端产业,转向高新技术领域。1996年,深圳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开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这一时期,华为、中兴等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
1999年,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到2000年,深圳GDP达到129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5%。
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21世纪初,深圳进一步聚焦自主创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2008年,深圳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开始大力发展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科技创新提供法治保障。到2015年,深圳GDP突破1.7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
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全球创新高地
进入2020年代,深圳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迈进。2022年,深圳GDP达到3.24万亿元,同比增长3.3%,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三、亚洲城市第四、全球城市前十。
科技创新成为深圳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6.46%,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华为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实现国产移动操作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城市建设: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深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新月异。地铁运营里程达53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5G基站数量达6.45万个,密度全国第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未来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深圳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深圳正朝着这一目标稳步前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深圳的40年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从一个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深圳用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