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0.04秒瞬间 足以暴露你的心理!解读脸部"微表情"背后的真正讯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0.04秒瞬间 足以暴露你的心理!解读脸部"微表情"背后的真正讯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ays-island.com/0-04%E7%A7%92%E7%9E%AC%E9%96%93-%E8%B6%B3%E4%BB%A5%E6%9A%B4%E9%9C%B2%E4%BD%A0%E7%9A%84%E5%BF%83%E7%90%86%EF%BC%81%E8%A7%A3%E8%AE%80%E8%87%89%E9%83%A8%E3%80%8C%E5%BE%AE%E8%A1%A8%E6%83%85%E3%80%8D/

在你眉毛一抽、眼睛一眨、嘴角一动的瞬间,这些无意识做出的表情,往往能揭示你内心隐藏的情绪。

相信"微表情"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就算你真的没听过这个词,"想看穿别人内心的想法",我们每个人多少在某个时刻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提到"微表情",大家可能会联想到《Lie to Me》这部美剧。剧中的男主角就是擅长解读微表情,通过面部线索破案的专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我们面部的表情是如何隐藏情绪的,又是如何泄露信息的。

什么是微表情?

所谓"微表情"(Microexpression),是指人脸上瞬间闪现的一些表情。这些表情通常持续不到0.5秒钟。由于这些表情是在情绪激发后,脸部快速做出的一种反射动作,且难以抑制,因此往往能显露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与情绪。如果随后呈现的面部表情与之不一致,很可能表示这个人正在说谎。

例如,某人在亲人过世的情况下,虽然整体表现出悲痛,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嘴角有抑制不住的上翘。这种不一致的表情很可能说明此人并非真正悲伤,而是有所隐瞒。

"微表情"最早是在1966年由Haggard和Isaacs发现的一种不易察觉的面部表情,认为这类表情与我们的防御机制有关,表达了被压抑的情绪。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进一步研究并命名了这一现象。

艾克曼博士认为,即使是看似镇定的人在说谎时也会不自觉地产生紧张、愧疚或愉悦等情绪。尽管人们试图隐藏这些情绪,但总会在某一瞬间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解读"微表情",就能洞察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微表情分析

我们全身上下大约有640条肌肉,而单单脸部就有43条肌肉,这让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复杂的表情。根据艾克曼博士的研究,世界通用的基本情绪有7种:快乐、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和轻蔑。艾克曼博士与另一位微表情研究专家通过分析面部肌肉运动与情绪产生的关系,制定了一个"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

每个面部肌肉动作都有一个编码,例如AU1是用"内侧额肌"抬起眉毛内角,AU2是用"外侧额肌"抬起眉毛外角,AU4是用"眉间降肌、鼻翼降肌和皱眉肌"构成皱眉这个动作。通过分析这些编码组合,可以判断出相应的情绪。例如,快乐情绪会牵动AU6+AU12,愤怒情绪则会牵动AU4+AU5+AU7+AU23。

1. 快乐情绪

当我们快乐、高兴时,脸部会自然牵动两组肌肉: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和脸颊上的颧大肌。提升颧大肌会让嘴角上扬,收缩眼轮匝肌会自然挤出一些鱼尾纹,形成微笑。如果某人感到开心但不想表露,这两部位会瞬间动一下,因为这是不受控制的反射动作。通常在0.04秒到0.5秒之间发生,大多数人并未察觉,这就是所谓的"微表情"。

有些人会故意假笑,真假笑可以通过微表情来区分。假笑的人通常只有嘴角上扬,但眼睛周围肌肉不会收缩,即"皮笑肉不笑"。如果看照片,遮住其他部位只露出眼睛,真笑可以从眼睛看出,假笑则眼睛和平常一样。

分辨真笑假笑还有几点可以参考:真正的笑容是从嘴角开始,然后带动眼睛笑,虽然差几毫秒,但动作不同步;假笑因为刻意制造,嘴部和眼睛同步动作。此外,真实表情持续时间约0.5秒到4秒,超过4秒的笑容很可能是假笑。真正的笑容是左右对称的,美国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左半球运动皮层损伤导致右脸瘫痪的患者,发自内心笑时两脸正常,这表明真笑由边缘系统控制,假笑由运动皮层控制。

2. 惊讶情绪

当一个人惊讶时,脸部会牵动4个部位:额肌上拉形成的内、外眉毛上提;上睑提肌和睑板肌张开撑大的眼睛;咬肌、颞肌、翼状肌使下巴下降。当事情出乎意料时,人会表现出惊讶情绪。未抑制的惊讶表情,五官会全部打开,如眉毛抬高、眼睛睁大、嘴巴张大。这些动作与生理需求有关,如眼睛睁大增加视野,嘴巴张大吸入更多空气,为战斗或逃跑做准备。

即使试图隐藏惊讶,也难以控制住眼皮上提,这就是"眼睛不会说谎"。惊讶还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随着眼睛放大的瞬间,往往伴随全身静止的动作。

3. 厌恶情绪

当一个人对某事有厌恶感但不说时,可以观察3个部位:上唇方肌提拉形成的鼻子皱起,口角降肌把嘴角下拉,下颌肌内侧抬起下唇。做出厌恶动作时,最典型的是鼻子皱起,整个脸揪成一团。这与生理反应有关,皱鼻子是一种阻断部分鼻腔通道的反射动作,表示"不要给我闻"。实际上,这种动作不只是阻断嗅觉,还阻断视觉、味觉等刺激,表示"我不要、我不喜欢、我讨厌"的情绪。

在微表情中,虽然不会做出夸张动作,但可以注意"上唇方肌"是否有提拉动作,表示厌恶情绪。

4. 愤怒情绪

要察觉愤怒的微表情,要注意脸部4个部位:眉间降肌、鼻翼降肌和皱眉肌缩紧呈现的皱眉,上睑提肌和睑板肌张开的反应,眼轮匝肌与口轮匝肌收紧的眼睑和嘴唇。愤怒情绪通常因受到挑衅、威胁、伤害产生不适及敌对反应。皱眉瞪眼是对某物的强烈关注,想看清楚。战斗时,为提升胜率,自然要看清对方底细,同时表现强大,做出皱眉瞪眼动作。

收紧嘴唇是压抑情绪的反应,可能表示遇到麻烦或出现问题。生气时嘴唇会憋紧,是一种力量的自我抑制反应。判断一个人是否隐藏愤怒,可以观察眼睛眉部,尽管可能不深锁眉,但对比两张表情,愤怒时眼部会出现摺角,这是眉毛下压和眼睛瞪大两种力叠加的结果。自然状态下眼睛不会出现这种表现。

5. 恐惧情绪

当一个人恐惧时,牵动的脸部肌肉最多。关注7个部位:额肌上拉形成的内、外眉毛上提,眉间降肌、鼻翼降肌和皱眉肌缩紧呈现的皱眉,上睑提肌和睑板肌张开撑大的眼睛,眼轮匝肌形成的眼睑收縮,笑肌和颈阔肌拉伸的嘴角,咬肌、颞肌、翼状肌使下巴下降。恐惧是发现某些事情向负面方向发展,刺激超过个人应对能力时产生的情绪。恐惧表情是惊吓和愤怒的结合。在恐惧中,同样要眉毛抬高、眼睛睁大、嘴巴张大,以看清事物,准备战斗或逃跑,增加存活率。

6. 悲伤情绪

当我们难过时,会牵动三个部位:内侧额肌上拉形成的内眉毛上提,眉间降肌、鼻翼降肌和皱眉肌缩紧呈现的皱眉,口角降肌把嘴角拉下。悲伤自然与哭泣联系在一起。当人没有抑制情绪而哭泣发泄时,下颌自然会往下张开,哇哇大哭。但当人们悲痛却压抑不哭时,想要向下的下颌却故意做了个关闭的动作,就呈现出口角下拉的结果。

如果是"平静"的悲伤情绪,不是注意嘴巴,而是眉毛。当人悲伤时,眼睛会想闭合,但为了装作若无其事,为了保持努力睁眼,在向下的力和向上的力抗衡时,就会导致内侧眉毛上提的弯曲状态。

7. 轻蔑情绪

有些人得意时,嘴角会歪一边,这可能是瞧不起他人的表情。这是想笑但不是真心笑而表露出的不屑表情。在察觉"轻蔑情绪"的微表情时,可以注意他们的嘴角,一般由颧大肌右嘴角提拉,同时和颊肌收縮一起,任何不对称的動作都表示不自然的、是故意做的。轻蔑的表情通常都很明显,因为本來就是故意摆出來給你看的。

影剧分析

谈了这么多理论,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美剧《Lie to Me》第一季第一集,执法机构对一个炸彈客進行審問(恐怖份子)。想知道他把其他炸彈藏在哪裡,但問了4小時都還是一無所獲,所以就請來微表情專家卡爾的幫忙。

審問過程中卡爾自說自話,並全程不讓罪犯講話。很快卡爾就找到了藏炸彈的地方,眾人也都感到很驚訝。隨後卡爾向執法機構分析了整個過程。一開始卡爾試探罪犯,說我們會搜索州內最大的兩座黑人教堂。當罪犯聽到搜索的地方後,在不到五分之一秒內做出了個欣喜的表情,也就是剛才提到的嘴角微翹、眼輪匝肌收縮的動作,這反應表示「你們搜錯了」的意思。

接著,卡爾說換個搜索地方時,這時罪犯做了個單肩聳動的動作,表示罪犯對自己說的話極不自信,正在說謊。然後,台下的執法人員提問,如果罪犯表示驚訝,那又要怎麼看出是真的還是假裝的呢?卡爾二話不說,直接拿了個杯子砸了過去,全場人員嚇了一下。「這就是真正的驚訝,在臉上持續不到一秒,但如果嫌犯驚訝表情超過了一秒,那就是在裝的,說明他在說謊。」

卡爾最終鎖定炸彈在羅頓教堂,是因為當他提到羅頓教堂時,罪犯瞬間出現了不對稱的嘴角上提,這是一個輕蔑的表情,表示計畫被拆穿了。然後卡爾又開玩笑說,那如果在伴侶中看到這個表情,表示你們的關係即將告終了。台下又提出疑問,不同人的微表情是否會有差異呢?卡爾馬上列舉幾個不同人但表情一致的例子。

结语

这就是今天主要分享的最常见微表情分析,让大家对"微表情"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尽管通过微表情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事实上,微表情持续时间通常在0.04秒到0.5秒内,未受过训练的我们是很难看出来的。在一项测试2万名各领域人士后,发现只有50位在未接受任何正式训练下有能力识别别人的谎言。也就是说,除非你是那0.25%,否则没有受过正式训练,看穿他人"微表情"还是没那么容易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