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泉镇社火展演:古韵新姿迎新春
柳泉镇社火展演:古韵新姿迎新春
1月22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柳泉镇上演了一场盛大的社火展演,主题为“文脉赓续 古韵新姿”。这场活动汇聚了柳泉铁芯子、兰州太平鼓、八门拳舞狮等十多个当地特色项目,由该镇多个村庄组织人员参与,队伍绵延数百米,场面蔚为壮观。
精彩纷呈的表演项目
太平鼓:龙腾虎跃展雄姿
太平鼓队伍由49人组成,表演一开始就给人一种龙腾虎跃、普天同庆的热烈气氛。只见锣鼓击节、鼓身飞舞,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忽而天、忽而地,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春雷滚滚。太平鼓有大轿迎宾、黄河儿女、擂台比武等多种表演形式。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鼓伴奏,队形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两军对垒、金龙交尾、双重突围,一会儿是车轮旋战、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等。
舞龙:祈愿风调雨顺
舞龙是社火重要的组成部分,象征着吉祥、繁荣和团结,人们相信通过舞龙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美好愿景。舞龙队伍由10名队员组成,他们身穿彩衣,手握舞杆,将龙头高高举起,协调地摆动龙身,使其在空中翻滚、腾跃,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姿态,表演各种精彩的舞龙队形,如龙取水、钻三跳七、盘大棋、双钻双跳、漫头盖尾、钻尾跳尾、龙打滚等。
柳泉铁芯子:80年传承的匠心独运
东坪村牵头的社火表演有柳泉‘铁芯子’,截至目前已有80多年的延续历史,它在社火中独树一帜,根据形式的需要,灵活多变,有20多种。铁芯子高度一般为5到7米,分三、四层设计,由6台戏组成。
旱船:兰州社火的独特韵味
旱船是兰州社火的一种重要形式,由26人组成,两人一组,一人划桨,一人唱歌,边走边唱,生动有趣。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
现场氛围与观众反响
活动现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村民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这场难得的文化盛宴。65岁的太平鼓鼓手刘先生感慨地说:“时而欢快、时而舒畅、时而激越的鼓声所蕴含的含义也不同。同时,还要遵守社火队的总体安排和指挥,这就要求鼓手的一招一式不仅要熟练,还要和着鼓点,在张弛之间展示社火队的气势,体现柳泉镇全体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柳泉镇西坪村村民李先生说,柳泉镇的社火由来已久,表演项目主要有彩旗、太平鼓、舞龙、舞狮、彩船、秧歌等,深受群众喜爱。但因种种原因,近30年来没有这样大规模表演了,当锣鼓声再次响起时,感觉生活很有滋味,好像整个村子里都流淌着暖意。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社火源自古人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最初是祭祀神灵、祈求丰收的仪式。随着时代发展,社火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如祥龙、舞狮、秧歌、彩船等,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柳泉镇此次社火展演,不仅让村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这场社火展演,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它凝聚了柳泉镇村民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