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堡大捷中被俘师长与逃走旅长的截然不同人生
忠堡大捷中被俘师长与逃走旅长的截然不同人生
1935年6月,红二、六军团在湖北恩施咸丰县境内的忠堡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忠堡大捷。在这次战斗中,国军师长张振汉被红军俘虏,旅长黄百韬逃走。本文将讲述这两位将领在忠堡大捷后的不同人生轨迹。
忠堡大捷
1935年,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北上,北出鄂西以牵制国民党军。1935年6月9日,红二、六军团主力进入鄂西,他们以少数兵力包围宣恩县城,并攻城北椒园守敌,主力则荫集结于宣恩县城南二十里外,准备消灭由来凤、李家河地区来援的敌军。
红军的行动让鄂军总司令徐源泉大惊失色,12日,命第一纵队司令、国军中将师长张振汉率领第41师全部、新3旅和第48师各一部及保安部队共九个团,分三路北援宣恩。
我红军事先探知敌军的行动计划后,于12日拂挠从宣恩城南出发,经一百三十华里的急行军,在午后先敌主力赶到中堡,对敌右路军发起猛烈攻击,接着在中堡东南的老鸦关、高升塘之间截住和包围由纵队司令张振汉率领的左路军,另以主力在老鸦关以东地区击溃了中路敌军的增援。
13日,红军集中兵力进攻被围之敌,经过三昼夜的激烈战斗,歼灭国军1个师部、1个旅和1个特务营,活捉了张振汉,直属旅旅长黄百韬趁乱逃走。
被俘的师长:与红军一起走完长征
张振汉率师部一到忠堡,就发现四周山上都是红军,他的师部被压缩在一个叫构皮岭的山凹里,随后就听到一阵炮声,刚架起来的师部电台被毁,参谋长中弹身亡,自己也多处受伤,来不及抵抗就被冲进来的红军战士俘虏了。
张振汉是江苏徐州铜山人,保定军校毕业,先是在奉军任职,后在国军第48师任团长、旅长,41师中将师长。
成了俘虏的张振汉以为这次肯定是命丧忠堡了,因为张辉缵就是前车之鉴,张也是中将师长,但是让他意外的是,他被俘后立即受到了我红二、六军团首长的礼遇,不仅没有杀他,还做他的思想工作、挽留他,请他做红军学校的教员,让他非常感动。在随后的长征中,更是给他以军团级干部的待遇,配给他坐骑和警卫人员。他呢也是极其所能为红军长征提供帮助。
到达延安后,张振汉在生活继续受到了我中央首长的照顾,他的思想觉悟也有了质的变化,与我党很多同志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37年,蒋介石被迫接受国共团结抗日的主张后,主席委托张振汉利用关系回到国统区汉口、重庆等地经商,后以成功商人的身份再次进入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圈子,被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
抗战胜利后,先后任连云港市市长、驻台湾省特派员等职,1949年加入民革并参加了湖南起义,后任长沙市副市长、湖南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7年5月26日去世,享年69岁。
逃走的旅长:淮海战役中命丧碾庄
跟随着第41师后面的直属旅旅长黄伯韬,一看红军这架势,再不跳跑更待何时,见势不妙的他连忙率残部,仓皇逃逸,跑出了红军的包围圈。
黄百韬是天津人,早年在江苏省防部队,后在奉系任旅长,随张宗昌部第6军军长徐源泉投靠蒋介石,任旅长。
逃回去的黄百韬,因第41师师长张振汉被俘,升任为师长,后被蒋介石送到陆军大学第三期学生并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先后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第三战区参谋长、第25军军长、国军第七兵团司令。
1948年11月22日,在我军发起的淮海战役碾庄战斗中,黄百韬与25军副军长杨廷宴一起突围冲了出来,但在途中被流弹击毙。对于黄百韬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其"总统府"出入证背后书“黄百韬尽忠报国”,将其交予杨廷宴后举枪自杀。终年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