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高青县黄河村的美丽蝶变
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高青县黄河村的美丽蝶变
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黄河入海前拐出了最后一道弯,当地人称之为“安澜湾”。这里,不仅有黄河的壮丽景观,更有一幅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智慧农业:科技赋能传统种植
走进黄河村的农田,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传统的耕作场景,而是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精准地进行喷药作业;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田间地头安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着作物生长情况。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黄河村的种粮大户张建国感慨道。他承包的200亩麦田,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环境监测和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张建国只需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就能掌控麦田的生长状况,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浇水、施肥等作业。
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新模式
黄河村的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土地流转这一关键举措。过去,村民各自为战,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民们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我家的5亩地都流转出去了,每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村民李大嫂笑着说,“而且我还在合作社打工,又多了一份收入。”
据统计,黄河村已有80%以上的土地实现了流转,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合作社: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在黄河村,合作社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昊锟蔬菜水果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合作社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的蔬菜水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合作社负责人刘经理自豪地说。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20户,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黄河村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村里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同时,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我们村现在是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委会主任王强介绍道。
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的灵魂
黄河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还注重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村里的黄河文化展览馆,通过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生动展示了黄河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每年的黄河文化旅游节,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我们不仅要让村民富起来,还要让黄河文化活起来。”村党支部书记赵刚表示。
如今的黄河村,已从一个普通的黄河岸边小村,蝶变为智慧农业的示范村。科技与传统在这里完美融合,生态与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