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创新培智职业教育,助力心智障碍学生融入社会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创新培智职业教育,助力心智障碍学生融入社会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近日举办了2024特殊教育学校培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聚焦心智障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院校合作以及家校社一体化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此次论坛不仅分享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强调了师资培训的重要性,旨在提升培智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生涯发展。
学校概况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创办于1947年,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与职业中专于一体,并附设盲教育部(盲人学生)的浙江省先进学校、宁波市文明单位,是全市聋校教研和培训中心,办学规模、设施和教育质量在全省特殊教育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学校现有19个班级,60多名教职工,近300 名学生。
创新探索
学校积极探索培智职业教育的新路径,通过校企合作、院校合作以及家校社一体化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学校还与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师资水平。
在师资培训方面,学校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学校还邀请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和培训,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跟踪和指导。
实践案例
学校在培智职业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学校与某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不仅学到了职业技能,还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一位参与实习的学生表示:“在企业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也让我更加自信。”
学校还与某高校合作,开展师资培训项目。通过该项目,学校教师有机会到高校进修,提升专业素养。一位参与培训的教师表示:“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还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示范意义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实践探索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了有益借鉴。学校通过校企合作、院校合作以及家校社一体化联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的创新措施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参考。
未来,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将继续深化培智职业教育改革,为心智障碍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