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孟頫亲笔《道教碑》:一块见证元代宗教政治的书法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孟頫亲笔《道教碑》:一块见证元代宗教政治的书法瑰宝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view.inews.qq.com/a/20240605A068PE00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1007437958276447
3.
https://k.sina.cn/article_7063752551_p1a5084f6700100has2.html
4.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4%B9%A6%E6%B3%95&containerid=1008083369275f2773906a8a83f289e43611d7&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5941717176&featurecode=1000000&launchid=10000360-sougousousuo_9999_01
5.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4%B9%A6%E6%B3%95&containerid=1008083369275f2773906a8a83f289e43611d7&luicode=10000011&lfid=1008087780ecac4f301bf60a4f3b083a7b6ad9&featurecode=newtitle%E4%BB%8A%E5%A4%A9%E4%B8%BA%E2%80%9C%E8%8A%B1%E8%A2%9C%E5%AD%90%E2%80%9D%E2%80%9C%E6%B3%A2%E7%82%B9%E8%A3%A4%E2%80%9D%E8%AE%A8%E4%B8%AA%E5%85%AC%E9%81%93%EF%BC%81&launchid=10000360-sougousousuo_9999_01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59603395788947983/
7.
https://m.douyin.com/share/note/7413201644269079835
8.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237217
9.
http://cj.sina.cn/article/normal_detail?url=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6-05/doc-inaxsevz5657761.shtml
10.
https://m.douyin.com/share/note/7411505196896963880

北京东岳庙内,矗立着一块高约四米、近两千八百字的巨碑,这就是由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道教碑》。作为研究元代宗教、政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物,这块碑不仅记载了道教宗师张留孙的生平事迹,更凝聚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01

碑文主人:张留孙的传奇人生

张留孙,信州贵溪人,生于宋理宗淳佑八年(1248年),是道教正一派创始人张道陵的第三十八代孙。据碑文记载,他“生有奇质,长七尺余,清峻端重,广颜美须髯,音吐如洪钟”,自幼随伯父张闻诗在龙虎山学道,师从李宗老。

南宋灭亡后,龙虎山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应忽必烈之诏,带领数十名徒弟北上大都,其中就有时年二十八岁的张留孙。由于不适应北方气候,其他道士不久便返回南方,只有张留孙留了下来,开始了他在元朝宫廷的传奇生涯。

02

忽必烈的良师益友

张留孙之所以能获得忽必烈的信任,一方面是因为他擅长道教奇术。据记载,他曾为皇太子真金治病,又在忽必烈祭祀时平息暴风雨,还为察必皇后祈祷痊愈。另一方面,张留孙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经常向忽必烈进谏,讨论古今治乱成败之理,推荐人才,甚至参与世俗政务。

03

元代宗教政策的产物

忽必烈重用张留孙,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当时北方全真派势力庞大,道众达三十多万,声势浩大。为了限制全真派,忽必烈采取了扶持佛教和南方正一派的策略。他让张留孙创立玄教,这是一种介于正一派和全真派之间的新道教派别,既保留了正一派的符箓咒术,又吸收了全真派的内丹术,同时还杂采神霄、清微等道派的内容。

玄教的组织体系严密,最高首领为大宗师,下设各级地方组织,从省级都提点到县级威仪,甚至设有刑具和公堂。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使得玄教能够更好地依附皇权,也更容易被朝廷控制。

04

赵孟頫与《道教碑》

《道教碑》由赵孟頫奉英宗谕旨撰写,是其晚年的重要作品。然而,关于这块碑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就曾提出质疑:赵孟頫去世于1322年,而碑立于1329年,晚了七年;赵孟頫晚年身体状况极差,视力模糊,行动不便,难以完成如此巨大的作品;作为敕赐碑文,赵孟頫却未将其收入文集。

05

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尽管存在真伪争议,《道教碑》的艺术价值不容置疑。作为赵孟頫正楷大字的代表作,其字体清晰饱满,刚劲秀丽,章法布局如行云流水,充分体现了赵体书法的艺术风格。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称赞其“丰伟秀拔,最称巨观”,认为自唐代书法家徐浩、李邕之后,再无匹敌之作。

《道教碑》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元代宗教、政治的重要实物资料。它见证了元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变迁,展现了忽必烈时期复杂的宗教政策,也记录了一位道教宗师的传奇人生。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了解元代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证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