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彩礼数额飙升背后:婚姻观念的裂变与重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彩礼数额飙升背后:婚姻观念的裂变与重构

引用
中国青年网
12
来源
1.
https://news.youth.cn/jsxw/202405/t20240508_15242058.htm
2.
https://www.sohu.com/a/807743802_121631045
3.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24-05/13/content_26057215.htm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6/doc-inefesvr6583110.shtml
5.
https://www.guancha.cn/tongnannan/2024_02_15_725343.s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6A03S3V00
7.
https://www.sohu.com/a/850050616_121218495
8.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0425/2a07be94c625449c85ad3dec1a5f68a7/c.html
9.
https://www.zb61.cn/?id=21
10.
https://china.gansudaily.com.cn/system/2024/06/18/031017887.shtml
11.
http://www.news.cn/20240309/097a790eee084943b6ac9f0fe145b1d8/c.html
12.
https://fddi.fudan.edu.cn/ef/f9/c18986a716793/page.htm

彩礼,这一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婚俗,在现代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古代的礼物互赠,到如今动辄数十万元的“天价彩礼”,其演变轨迹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

01

从礼物到负担:彩礼的历史演变

彩礼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男方赠送给女方的礼物,象征着两个家庭的联盟与尊重。《诗经》中就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的记载,其中“纳征”即为彩礼环节。那时的彩礼多为牲畜、布帛等实物,而非金钱。

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彩礼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礼仪,其价值也水涨船高,成为家庭实力的象征。明清时期,彩礼形式逐渐接近现代,主要以五金为主。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传统习俗受到新文化思想的冲击,彩礼制度一度式微。但令人意外的是,进入现代社会后,彩礼的价值再度攀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02

天价彩礼:当代社会的新困境

“五一”前夕,湖南小伙陈建雄到女友内蒙古老家提亲,却遭遇了沉重一击。女方家长要求20万元彩礼、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还必须在长沙购置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并承担首付。面对近百万元的“天文数字”,陈建雄直言“压力太大”,只能四处借钱,甚至不惜向亲戚开口。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在山东、河南、甘肃一些县区,彩礼标准被戏称为“万紫千红一片绿”,即一万张5元、一千张100元和若干50元,算下来超过15万元。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将彩礼与房产、车辆挂钩,要求男方必须在城区拥有房产,还要配备小轿车。为了规避直接索要现金的嫌疑,有些地方还衍生出将彩礼存入银行卡或购买大额保险的新花样。

03

彩礼之困:社会态度的裂变

面对天价彩礼,社会舆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56%的受访者认为彩礼是婚姻礼节不可或缺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北京某高校00后研究生马辰所言:“彩礼在结婚过程中很重要,是自古以来的礼节。”

但另一方面,60.5%的受访者呼吁全社会形成文明嫁娶的新风尚。南京某公司95后已婚员工王刚就表示:“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人是否合拍、双方父母是否认可,相比之下,彩礼给多少不太重要。”

专家分析认为,彩礼数额的飙升与多重因素有关。首先是性别比例失衡,男多女少的现状推高了彩礼价格。其次是攀比心理的盛行,不少地方将彩礼多少视为家庭实力的象征。此外,一些女方家庭将彩礼视为“劫老济小”的手段,甚至将其与女方父母的养老问题挂钩。

04

婚姻观念之变:从“必需品”到“选择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一代的婚姻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14-2024)》显示,十年前,青年网民普遍认为“结婚是自然选择”,而如今,“是否必须结婚”已成为热议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质疑传统婚姻模式,转而接受非婚同居等新型亲密关系形式。

与此同时,社会对婚姻的评价也从总体正面转向消极内容增多。十年前,婚姻被赋予了幸福、美好、浪漫的想象,而如今,涉及婚姻的负面内容在语义网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家暴问题,青年网民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和更低的容忍度。

05

彩礼的未来:回归本质的探索

面对彩礼数额的持续攀升,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加以引导。河南省宁陵县将婚丧礼俗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彩礼不高于3万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八部门联合印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实施意见,制定了12条正向引导措施和5条负面约束措施。

专家建议,应推行“低彩礼”制度,让彩礼回归其礼仪本质。同时,要挖掘和宣传传统彩礼的礼仪内涵,倡导用具有吉祥喜庆意味的传统民俗礼品替代现金彩礼。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等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高额彩礼滋生的土壤。

彩礼的演变历程,映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轨迹。从古代的礼物互赠,到现代的天价彩礼,再到如今的理性反思,彩礼承载着中国人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如何让彩礼回归其本质,成为婚姻幸福的点缀而非负担,这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重新审视,更是对现代婚姻观念的深度思考。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彩礼应该是一份祝福,而不是一道难题。”让彩礼回归本质,让婚姻回归纯粹,这或许才是对爱情最真挚的致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