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居民收入增长背后的故事
咸阳市居民收入增长背后的故事
2021年,咸阳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46元,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83元,同比增长10.9%。这一增长背后,是咸阳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持续发力、多措并举的结果。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咸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措施,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职工养老金连续上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不断提升。这些政策直接增加了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产业升级带动增收
咸阳市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据统计,2014年全市已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22个,其中省级园区26个,市级园区78个,县级园区18个,规划面积已达211万亩,占耕地面积40.9%,园区建设投入资金110多亿元。这些园区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
以泾渭红礼品西瓜、秦土地圣女果、富源果蔬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也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同时,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据统计,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过家庭经营收入一倍多,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相比,由生产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的90.7%,已经下降到2013年的26.1%;非生产性收入初期仅占9.3%,而2013年已经上升为73.9%,收入主体发生明显的根本性转移。
区域发展激发活力
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通过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23年,西咸新区GDP增长7.9%,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落地汇川技术、西工钛区域总部等330个项目,总投资近2500亿元。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2023年,西咸新区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5.6%。同时,西咸新区还通过推进“名校+”教育共同体、医联体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居民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
创业就业双轮驱动
咸阳市积极鼓励创业和就业,为居民增收开辟新渠道。一方面,通过提供资金扶持、创业培训等服务,鼓励大学生创业。另一方面,对脱贫人员外出就业给予交通补助,每人每年定额1000元,政策期限持续到2025年12月31日。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激发了社会活力,为咸阳市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咸阳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是政府政策、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和创业就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发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咸阳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