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垃圾和风险:尼泊尔的珠峰商业化冒险
金钱、垃圾和风险:尼泊尔的珠峰商业化冒险
珠穆朗玛峰,这座世界最高峰,近年来因商业化登山活动而面临严峻挑战。从环境污染到人员伤亡,从过度拥挤到管理难题,这座神圣的雪山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夏尔巴向导丹增·诺盖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以来,这座山峰已经成为世界登山者的应许之地。然而,随着商业化登山的兴起,珠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5月20日,马里娅姆成功登顶珠峰。供图/马里娅姆
珠峰商业化带来的挑战
2024年4至6月的登山季,尽管1.1万美元的登山许可证也没有阻挡登山者的热情。截止到2024年5月7日,尼泊尔政府已向414名登山者颁发了珠峰登山证。然而,珠峰商业化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登山者产生的垃圾和遇难者的遗体成为珠峰周边的一大难题。
登珠峰:一项成熟的商业活动
珠峰探险已是一项成熟的生意。有钱人可以聘请当地的夏尔巴人作为登山向导,尝试登顶珠峰。无数欧美探险公司也嗅着商机而来,在尼泊尔境内,探险公司已有数百家。
在中国珠峰北坡对登山者提出了更高的体能要求。《国内登山管理办法》规定,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的登山者必须提前三个月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特批。攀登珠峰还必须提供8000米以上的登顶证明和二级医院半年内的体检报告。
登山风险与挑战
连绵的白色山峰是神圣的,也是恐怖的。据《尼泊尔时报》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0名登山者在珠峰上丧命,其中多数死于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即便是以登山为生的夏尔巴人,也会在珠峰遭遇“滑铁卢”。在2020年的喜马拉雅数据库记录中,登珠峰的夏尔巴人有39%死亡。仅2014年昆布冰川雪崩中,便有16名夏尔巴人因修复绳索时丧生。
环境保护与管理挑战
珠峰商业化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环境污染。据《尼泊尔时报》估计,在七十年间,珠穆朗玛峰上已堆积了约140吨垃圾。这些垃圾包括登山路上的氧气瓶、食物包装和排泄物,以及登山遇难者的遗体。
为应对这一挑战,尼泊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2013年起,尼泊尔政府要求商业登山公司向导、登山者必须将探险期间的设备带回,如氧气瓶、调节器、帐篷、塑料等,以及个人排泄物。每位登山者返程时必须携带8公斤的垃圾,如果登山者不遵守规定,登山者将无法拿到4000美元环保押金。
未来展望
近年来,尼泊尔民间开始忧心珠峰旅游业对生态的破坏。2024年5月3日,尼泊尔律师迪帕克·米什拉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试图敦促尼泊尔政府限制登山许可证的发放数量。“法院已经下令限制登山者的数量……并采取废物管理和登山环保措施。”米什拉说。
为了提高登山准入门槛,尼泊尔政府选择增加登山证费用。尼泊尔旅游部发言人尤巴拉杰·卡蒂瓦达表示,“我们将在2025年对外国人收取每人15000美元的登山许可证费用。”该国旅游部登山科提到,尼泊尔背夫高空作业人员和导游的保险、工资和其他设施也将随着登山费的增加而增加。
深圳大学环孟加拉湾地区研究所所长戴永红建议,“尼泊尔政府应强化登山管理规则,限定登山人数,规定登山路线,并划定登山禁区,以确保不会影响环境。”“对于登山者,更应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其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