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的翅膀》:一首歌,一群孩子,一个梦想
《阿依的翅膀》:一首歌,一群孩子,一个梦想
2024年6月1日晚,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一群来自大凉山的孩子们用清澈的童声唱响了《阿依的翅膀》。这是一首改编自彝族民歌的歌曲,由大凉山阿依合唱团演唱,歌词中唱道:“阿依的翅膀乘着春风,飞过高山飞过了田野;阿依的翅膀是华夏雨露,滋润高山滋润了田野。”在彝语中,“阿依”意为“孩子”,这首《阿依的翅膀》正回应着“看更大世界”的期盼。
阿依合唱团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汶水镇,这里被誉为“中国彝族民歌之乡”。合唱团成立于2022年5月,现有39名成员,其中超过70%是彝族孩子。合唱团的成立源于一个美好的愿景:通过音乐的力量,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2022年冬天,华润饮料“百所图书馆计划”走进了大凉山的雷波县汶水镇中心校,为孩子们捐建了一间崭新的图书馆、一个600平米的球场以及一条300平米的爱心跑道。他们希望书海中的智慧与温暖照亮孩子的前路,同时也期盼孩子能在绿意盎然的球场上奔跑,能在平坦舒适的跑道上嬉戏。
从那时起,为了让大凉山里这群孩子独有的、充满民族特色的彝族之声被更多人听到,华润饮料组建专项项目组,从2023年初起,与阿依合唱团开展为期三年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希望带着孩子走出大山,见见外面的世界。
2023年5月,在华润饮料和多方联动下,首间“珙桐花乡村振兴音乐教室”启用,阿依合唱团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排练教室,并于六一成功举办了“珙桐花儿童音乐会”。
“珙桐花”又名“鸽子花”,它承载着华润饮料对孩子们“能像白鸽一样飞出大山,看看更大世界”的美好祝福。
在华润饮料的持续努力下,2023年7月,中国新艺术音乐奠基人、歌唱家龚琳娜受邀飞往大凉山,与雷波县文化馆和阿依合唱团的孩子们一同将彝族民歌《荞麦红了》进行创作改编,由此诞生的《阿依的翅膀》在大凉山深处首次唱响,成为了阿依合唱团的第一首代表作。
“阿依的翅膀乘着春风,飞过高山飞过了田野;阿依的翅膀是华夏雨露,滋润高山滋润了田野。”在彝语中,“阿依”意为“孩子”,这首《阿依的翅膀》正回应着“看更大世界”的期盼。
2024年5月,汶水镇中心校阿依合唱团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函。由此,他们与全国1000多名青少年组成的40支表演团队一齐亮相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迎来一次多彩又难忘的儿童节。
6月1日晚,“我和祖国一同成长”六一主题演出中,阿依合唱团带着改编自彝族民歌的《阿依的翅膀》登台献唱。孩子们身穿青红为调的民族服饰,头戴精美银饰,荧幕背景中播放着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玩耍的影像,把大凉山野的清风吹进了首都的礼堂。
谢幕时,他们站在了第一排。“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舞台。”14岁的阿白金里说,见到这么多的同龄人还有观众,特别紧张又很激动,排练了很多次就好一点儿了,很高兴能和朋友们在一起,下次还想再来。
这次演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登台表演,更是一次跨越2134公里的追梦之旅。在华润饮料的支持下,合唱团的孩子们开启了人生第一次感受首都北京的研学演出之旅。他们见证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第一次坐上了高铁,参观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荣誉馆,游览了故宫博物院,还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园。
这次经历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更为他们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正如龚琳娜所说:“大凉山孩子们的眼神如同繁星般清澈纯真,他们那种对歌唱的深沉热爱以及独有的彝族天籁之音,足以打动每个人的心灵。”
《阿依的翅膀》这首歌曲,不仅是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更凝聚着社会各界对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与支持。它见证了大凉山孩子们的成长,也传递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