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还是隐形杀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还是隐形杀手?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91399
2.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7163947641072009216
3.
https://m.chemicalbook.com/NewsInfoall_CB6392237.htm
4.
http://www.zs.gov.cn/zjj/spypaqxxgk/aqxf/xfjs/content/post_2399199.html
5.
http://cdcp.gd.gov.cn/ywdt/zdzt/jkyl/yiyue/ydcj/content/post_4489851.html
6.
https://www.sgsonline.com.cn/case/article/detail-4662.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7/07/7230427_1134278158.shtml
8.
https://www.huangpi.gov.cn/ztzl_33/ggwszsxxgk_mh/202403/t20240301_2366527.html
9.
https://news.sina.cn/2024-03-15/detail-inankpnu6864740.d.html

亚硝酸钠(NaNO₂)是食品工业中一种常见的添加剂,主要用于肉类制品的防腐和护色。然而,这种看似普通的白色粉末,却因其潜在的毒性而备受争议。本文将深入探讨亚硝酸钠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问题。

01

亚硝酸钠:肉类制品的“守护神”

在食品工业中,亚硝酸钠主要用作防腐剂和发色剂,特别是在腊肉、酱肉、板鸭、火腿、腊肠、灌肠、肉罐头等肉类制品中。它能有效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防止肉质腐败,同时还能保持肉制品的鲜红色泽,使其看起来更加诱人。

亚硝酸钠的防腐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微生物生长:亚硝酸钠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特别是肉毒杆菌,这是一种能产生致命毒素的细菌。
  2. 延长保质期: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亚硝酸钠能显著延长肉类制品的保质期,使其在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口感和风味。
  3. 改善色泽:亚硝酸钠能与肉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保持鲜红色泽。

02

安全隐患:从“守护神”到“隐形杀手”

然而,亚硝酸钠的使用并非没有风险。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迅速进入血液,将血红蛋白中的Fe²⁺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当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钠时,会导致全身缺氧,出现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同时伴有头晕、乏力、胸闷、心悸、恶心、腹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根据国家规定,亚硝酸钠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最大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亚硝酸钠超量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一些不法商家为了使肉制品看起来更红润,更有卖相,会故意过量添加亚硝酸钠。此外,一些自制腌制食品也可能因操作不当而含有过量的亚硝酸钠。

近年来,因食用含亚硝酸盐超标的卤肉、腌菜等导致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例如,广东疾控部门曾发布提醒,指出春节期间食用卤味或腌菜时需警惕亚硝酸盐中毒。据统计,成人一次性摄入0.2~0.5g亚硝酸盐就可能引起中毒,摄入量超过3g则可能导致死亡。

03

如何安全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

面对亚硝酸钠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肉类制品时,应选择正规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等级较高的餐厅,避免食用来历不明的流动摊贩的食物。

  2. 注意食品外观:如果发现肉制品颜色过于鲜艳,呈不自然的鲜红色,应谨慎食用,这可能是过量添加亚硝酸钠的迹象。

  3. 自制腌制食品需谨慎:自制腌制蔬菜时,应确保腌制时间充足,一般建议腌制20天后再食用,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4. 阅读食品标签:购买包装食品时,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亚硝酸钠的含量,尽量选择低含量或无添加的产品。

  5. 均衡饮食:减少加工肉类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均衡饮食,降低亚硝酸钠的健康风险。

亚硝酸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确实带来了便利,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同时呼吁食品生产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