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石墙到飞矛:史前人类狩猎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石墙到飞矛:史前人类狩猎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5070057_121010025
2.
https://jandan.net/p/116395
3.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48094&sid=11
4.
http://www.sanyamuseum.com/a/2/2024/1212/8824.html
5.
https://worldscience.cn/c/2024-05-24/647589.shtml
6.
http://www.ahq.gov.cn/lyah/lyxx/202411/t20241126_2481293.html
7.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4/08/140000_54652738.htm
8.
https://historica.world/zh-CN/%E5%8F%B2%E5%89%8D%E7%94%9F%E5%91%BD%E9%BB%91%E5%AE%A2%E5%B7%A5%E5%85%B7%E5%92%8C%E7%81%AB/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722/c2a0fe6fa91a42159043bf1f0a10885d/c.html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30/08/83067562_1140776372.shtml
11.
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mod=view&aid=85411

2021年,一艘科考船在德国波罗的海沿岸发现了一段令人惊叹的水下遗迹:一条绵延半英里、高达3英尺的石墙,由1300多块较小的石头和300多块较大的石头组成。经研究证实,这很可能是欧洲已知最古老的人造巨型建筑,距今约有8500年的历史。

这条石墙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史前人类为了狩猎而精心设计的陷阱。它位于水下近70英尺处,与古代湖泊或沼泽的北部边缘紧密相连。考古学家推测,史前猎人利用这条石墙来引导和诱捕大型有蹄类动物,如欧亚驯鹿。当这些动物被赶到石墙和湖泊之间的狭窄空间时,就很容易被埋伏的猎人捕杀。

这一发现不仅展示了史前人类的智慧,也揭示了他们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在那个时代,波罗的海地区还是一片广阔的平原,气候比现在更加寒冷。猎人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创造出这种高效的狩猎设施,这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当复杂的环境知识和工程技能。

从近战到远程:狩猎工具的革命

在史前人类的狩猎史上,工具的革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早的狩猎工具可能只是简单的木棒和石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制造更加精细和专门化的工具。

大约40万年前,一种被称为“奎纳刮刀”的石器工具在欧洲出现。这种工具最早是在法国的一处遗址发现的,其特点是扇形的设计和锋利的工作边缘,特别适合用于屠宰鹿等小型猎物。这一发现表明,随着大型猎物如大象的消失,史前人类开始转向更小、更快的猎物,并为此开发了专门的工具。

而飞矛捕猎技术的出现,则标志着狩猎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这种技术最早可能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它让猎人能够在安全距离外攻击猎物,大大降低了狩猎的风险。飞矛的使用不仅需要精湛的制作工艺,还需要高超的投掷技巧和对猎物行为的深刻理解。

耐力跑:独特的狩猎优势

除了工具和陷阱,史前人类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狩猎方式——耐力跑。人类学领域有一种理论认为,现代人优秀的长跑能力源于约200万年前的适应性演化。彼时的早期人类开始出现拱形脚、短脚趾、宽肩膀、长跟腱等特征,也开始将肉类纳入日常饮食。

来自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进化人类学家尤金·莫林与布鲁斯·温特哈尔德支持这一理论。他们指出:“不同于包括黑猩猩等灵长类在内的其他哺乳动物,人类可以大量出汗,而且我们下肢肌肉的演化以耐力为导向而非力量。只要条件合适,人类可以选择在热带环境里对中型甚至大型猎物开展长距离追逐。”

科学家发现300万年前至200万前的人类在进化途中丢失了一种可将唾液酸Neu5Ac转化为唾液酸Neu5Gc的基因,即CMPH基因(CMPH全称“胞苷单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羟化酶”),因此增加了心脏病和癌症等健康风险,同时又获得了更强的长跑能力。CMAH基因突变是已知人类与黑猩猩的最古老遗传差异之一。当研究人员赋予实验小鼠以CMAH突变后,后者展现出胜过同类的奔跑能力——比普通小鼠跑快12%,跑远20%。

近期,莫林与温特哈尔德等人于《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杂志发表新研究,称耐力跑可能与狩猎一样有效。描述了这些发现 ,并支持了一种称为“耐力追求假说”的想法。作者团队分析了16世纪初至今的大约400个明确记录的实例,以探究耐力跑在狩猎活动中的作用,其中包括一些来自不同游牧群体的第一手资料,例如西伯利亚的鄂温克人(Evenki)、加拿大的因努人(Innu)、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姆布蒂人(Mbuti)、澳大利亚的皮坚加加拉人(Pitjantjatjara)、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Inuit)等。部分人种学资料显示,猎人有时一次追击会跑出100公里以上。

另一方面,他们使用数学模型分析了穷追狩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他们改变猎物的大小、人类追赶(以走或跑的方式)动物的速度以及跑动的距离。模型发现:

  • 在特定环境下,更快节奏、更高能耗的耐力跑方式相较于更慢速、更低能耗的行走方式,前者追捕猎物的能量投入回报比(energy return)更高,即能以更小的能耗获得更大的猎物收益
  • 穷追狩猎的能量投入回报与其他狩猎方式相当

此外研究还表明,这种狩猎策略可能被更新世人类(260万前至11700年前)采用,在人类演化中发挥作用。莫林和温特哈尔德说道:
“我们能证明奔跑或跑走结合的狩猎方式是高效的,是史前觅食者的一种通用方法。简而言之,在与食肉动物争夺猎物时,穷追狩猎将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演化优势。”

团队协作:狩猎效率的提升

随着狩猎工具的改进和狩猎方式的多样化,史前人类逐渐发展出了团队协作的狩猎策略。这种协作不仅体现在狩猎过程中,还体现在猎物的分配和利用上。

例如,在波罗的海石墙的案例中,要建造这样庞大的工程,显然需要多个狩猎采集者群体的共同参与。这表明在那个时代,人类社会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结语

从简单的石器到复杂的陷阱,从近身搏斗到远程攻击,从个体狩猎到团队协作,史前人类的狩猎技术经历了显著的进化。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狩猎的效率,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们不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