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药品有效期和使用期限,您了解吗?
【科普】药品有效期和使用期限,您了解吗?
药师在发药窗口经常遇到患者关于药品使用期限的咨询,比如"一次喝半支剩下的还能不能用?"、"药品打开后能放多久?"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药品的两个重要概念——"有效期"和"使用期限"。今天,妇幼药师将为大家全面解惑。
药品有效期和使用期限有何不同?
药品有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的期限。它是根据药品稳定性试验结果确定的,通常标注在外包装和标签上。
药品使用期限:在原有包装首次开启后,药品仍能被使用的期限。(也就是药品开封后还能用多久)
如何识别药品有效期?
先来了解一下药品有效期的几种表达方式:
标注有效期到日
如有效期至:2026.05.21,是指该药品可用到2026年5月21日。标注有效期到月
如有效期至:2026.05,是指该药品可用到2026年5月31日,也即5月的最后一天。标注有效期月数或年数
如标注有效期24个月,药品的生产日期为2023年5月21日,则该药品可用到2025年5月20日。标注失效期
如失效期:2026.05,是指该药品可用到2026年4月30日。目前该种标注方法已很少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有效期有意义的两个前提条件是:①药品未开启;②药品在规定条件下储存。一旦药品开启使用,它们的稳定性就会有变化,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则需要看药品使用期限了。
常见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限
不同类型药品的使用期限,应以药品说明书为准。药品说明书未注明的,可以参考我们给出的小贴士:
有独立包装未开启的药品
板装的片剂、胶囊剂,有独立包装的颗粒、水丸及单支口服液等药品,如未开启独立包装,并已按照说明书中要求的条件贮存,在有效期前都可以正常使用。瓶装片剂、胶囊剂
瓶装的片剂、胶囊剂,在不超过有效期的前提下,使用期限为自开封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或药品剩余有效期的25%,以较早到期的时间为准。一旦药物出现外观、颜色、性状的改变,就不能再使用了。瓶装液体制剂
若说明书未明确提及,药品瓶口、瓶盖未受污染:口服溶液、混悬剂和乳剂开封后,常温下一般可保存2个月。
糖浆剂由于含蔗糖量高,开封后不建议长期保存。启封后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室温(25℃)下可保存1-3个月。一般冬季不超过3个月,夏季不超过1个月。
乳剂和混悬液如果发生分层、固结、沉淀, 摇一摇之后不能恢复均匀的话,就不要再使用了。单剂量的小包装液体剂、颗粒剂、干混悬剂、散剂等
由于此类药品,大多打开后无法恢复密封状态,尤其是液体制剂开口处有余液残留,更增加污染的可能性,因此建议打开后最好24小时内使用完,或将余量弃取。
颗粒剂、干混悬剂、散剂开封后保存时间可适当延长,但开封后易吸湿,易潮解失效。如有吸潮、结块,不宜使用。胰岛素
开启前放于冰箱冷藏(2-8℃),避免冷冻。开启后存放于不超过25℃的条件下,避免光照和受热,可保存28天,使用中的胰岛素不用放回冰箱冷藏。多剂量的眼用、鼻用、耳用制剂
多剂量的眼用制剂(眼膏、滴眼液等)、鼻用制剂、耳用制剂,开启后使用期限最多不超过4周。外用软膏剂
铝管包装的软膏剂,开封后使用期限不超过6个月;大容量瓶装或罐装的软膏剂,开封后使用期限不超过3个月。
药品开封后放冰箱是不是都可以延长使用期限?
并不是。冰箱不是保险箱,不要把药品都“托付”给冰箱。
首先,冰箱并不是无菌环境,只是提供了一个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速度较低的低温环境,开封后的药物在冰箱里也同样会有被污染的风险。
其次,冰箱内部湿度较大,对于需要干燥保存的药品,比如颗粒剂、干混悬剂等,如放在冰箱可能会加速吸湿、潮解等,导致药品失效甚至变质。
温馨提示
药品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储存,开封后的药品如果不能一次用完,可以在药瓶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下次使用时可清楚地知道药物是否超过使用期限,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2]FDA. Expiration Dating of Unit-Dose Repackaged Solid Oral Dosage Form Drug Products.
[3]NHS. Good Practice Guidance: Medication Expiry Dates.
本文原文来自济南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