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国民党军抗战时期的军服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国民党军抗战时期的军服变迁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3827161746383658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5A05ZJU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1A0768O00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7/14/20186410_1136800171.shtml
5.
https://m.krzzjn.com/show-1171-140499.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9/23/52713072_1125781783.shtml
01

从德械师到杂牌军: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军服变迁史

1937年,淞沪会战前夕,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德械师在上海接受检阅。照片中的士兵们头戴德国M35型钢盔,身着仿德军的民国二十四年式军服,脚踏皮靴,手持中正式步枪,军容严整,士气高昂。这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最精良的装备,也是军服变迁的一个缩影。

02

军阀混战时期的军服乱象

1927年南昌起义时,红军仍穿着国民革命军军服,仅以红领巾区分。1929年井冈山时期,红军开始统一军服样式,采用灰蓝色中山装。但此时的军服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用粗布制作,有的用缴获的布料改制,颜色也从灰蓝到草绿不一而足。

中央军的军服相对统一,采用民国二十四年式军服,类似中山装,包括折领、单排扣和方形口袋等元素。军官帽为仿德式圆顶帽,士兵则戴普通军帽。初期以土黄或绿色为主,后期为避免与日军混淆,改为深绿色,面料质量也有所提升。

地方军(杂牌军)的军服则五花八门,多为蓝灰色调,沿用军阀时期的布料制作。虽然接受改编后统一为类似中央军的款式,但颜色和做工仍显逊色。冬季装备方面,中央军和地方军都配备了加厚棉衣和护耳帽,以适应寒冷环境。

03

全面抗战时期的军服变迁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此时,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服与国民革命军基本相同。

军帽分为单帽和棉帽。常见的单帽为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两端靠两粒小钮扣结合在一起,在帽墙前面正上方帽围结合的部分缀钉一枚“青天白日”图案的圆形金属帽徽。棉帽帽檐与单帽相似,帽围平时系于帽顶,冬季可以放下,下端可达脖颈,用一粒扣和搭绳系住,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

军上衣分夏服和冬服,制式相同,各级军官同一制式,为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均有袋盖;上面两个口袋袋底为圆形,下面两个为方形;袋口中央各有一颗纽扣。士兵服基本与军官服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士兵服上衣腰后左右衣缝上各加布袢一个。

由于条件所限,八路军、新四军服装颜色和用料的差别较大。因为抗战时期环境十分艰苦,各个抗日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军装,而每个根据地所接触到的布料和染色剂都有区别。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服颜色以青灰色、草黄色居多。八路军总部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军服为灰色;陕甘宁边区部队分灰、蓝两种;晋察冀军区部队为土黄色;山东军区夏服为草绿色,冬服为土黄色。

04

军服变迁背后的历史意义

军服的变迁不仅仅是服装样式的改变,更折射出中国近代史的复杂变迁。从军阀混战到全面抗战,从各自为政到国共合作,军服的统一反映了国家从分裂走向团结的历史进程。

军服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军队现代化的历程。从最初的军阀混战时期各自为政的军服,到抗战时期逐步统一的军服,再到后来的标准化军服,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军队从分散走向统一,从落后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军服变迁的背后,更是国力变化的缩影。早期军服的粗糙简陋,反映了国家的贫穷落后;而后期军服的逐步统一和质量提升,则体现了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工业水平的提高。

军服变迁的历史,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它见证了中国从军阀混战走向抗日统一战线的历史转折,也记录了中国军队从分散走向统一、从落后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每一套军服,都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承载着中国军人的荣耀与梦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