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揭秘:颅内钙化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T揭秘:颅内钙化的秘密
引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等
9
来源
1.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8/info93429.htm
2.
https://www.wobotc.com/works/20.html
3.
https://m.incsg.com/jiaozhiliu/4250.html
4.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1e844ef9-789e-4161-a948-322be4698035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8/18/5539969_1119807448.shtml
6.
https://apps.medtrib.cn/media/phone/post/app/836fbd98-e107-42bd-9c72-9d06953ebb0a.html
7.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04/detail-inafwuaa1530649.d.html
8.
https://ccdas.pmphai.com/appdisease/toPcDetail?sessionId=&knowledgeLibPrefix=disease&id=22918
9.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SWhI5uvKxHfnLTP0-24pbA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颅内钙化”这个医学术语,但对其具体含义和临床意义却知之甚少。随着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技术的普及,颅内钙化已成为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影像学发现。那么,什么是颅内钙化?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看似神秘的医学现象。
01
什么是颅内钙化?
颅内钙化是指在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中发现的钙质沉积,通常表现为高密度影。这种钙质沉积可以发生在大脑的各个部位,包括脑实质、脑室系统、脑膜等。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临床意义,颅内钙化可分为生理性钙化和病理性钙化两大类。
02
生理性钙化 vs 病理性钙化
什么是生理性钙化?
生理性钙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出现的钙质沉积,通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需要特殊处理。最常见的生理性钙化包括:
- 脉络丛钙化: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结构,位于脑室系统内。随着年龄的增长,脉络丛可能出现钙化,这种现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非常普遍,发生率可达75%以上。
- 松果体钙化:松果体位于大脑深处,约75%的成年人会出现松果体钙化,其直径通常在3~5mm之间。如果钙化直径超过12mm,或在儿童中出现,则需要警惕病变可能。
- 基底节钙化:基底节是大脑深部的重要结构,40岁以上的人群中常见钙化。如果钙化同时累及齿状核,或出现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则需要考虑病理性因素。
什么是病理性钙化?
病理性钙化则是由于各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导致的钙质沉积,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感染:如脑囊虫病、结核或病毒感染后遗症
- 代谢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维生素D中毒等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
- 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Fahr病等家族性遗传病
- 肿瘤:某些良性或恶性肿瘤,如少突胶质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病理性钙化可能伴随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头痛、癫痫发作、视力障碍等,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03
颅内钙化的临床意义
通过影像学识别钙化
CT扫描是诊断颅内钙化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在CT图像上,钙化通常表现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晰。例如,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SEGA)在CT上可表现为混杂等高密度影,伴有钙化和脑积水改变。
典型病例分析
以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例,这是一种好发于大龄儿童和青少年的颅内良性肿瘤,常与结节性硬化症相关。其影像学特征包括:
- 位置:多位于侧脑室室间孔附近
- 形态:呈分叶状,边界清晰
- 密度/信号:CT上呈混杂等高密度,MRI上T1加权相呈等低信号,T2加权相呈混杂等高信号
- 强化: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 其他特征:可伴有钙化和脑积水
04
如何正确对待颅内钙化?
发现颅内钙化后,最重要的是区分其性质:
- 定期随访:对于无症状的生理性钙化,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其变化。
- 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病理性钙化或伴有临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 专业治疗:根据钙化的原因和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钙化,可能需要抗感染治疗;对于肿瘤相关钙化,可能需要手术或放化疗。
总之,颅内钙化是一个常见的影像学发现,其临床意义取决于钙化的位置、大小和原因。通过CT等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准确识别钙化点并进行诊断。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提高对一些潜在疾病的警惕。如果在体检或检查中发现颅内钙化,不要过度恐慌,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
热门推荐
广西的绿色宝藏:高收益中药材种植指南
微信马币怎么换人民币
急性胰腺炎:认识、治疗及预防!
民事诉讼如何起诉对方?全流程指南
如何挑选开关并进行正确安装?这类挑选和安装有哪些注意事项?
胸肌肌肉跳动是什么原因
男人的婚姻经营之道处处让着妻子你就赢了?如何在婚姻中实践这一智慧?
爱她就要让她知道,表达感情的重要性
什么时间测血糖?早晨中午还是晚上?
A型、B型、AB型、O型,哪种血型的人抵抗力好?医生说出答案
去除粘胶的最快方法,胶水去除方法和粘胶去除剂购买指南
体测仪测800米跑步技巧有哪些?如何提高跑步成绩?
迷你加湿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迷你加湿器原理是什么
足部疼痛?不只因肌肉和筋膜,还有易被忽视的它
吊客是否指父母已去世的人 吊客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特发性矮小(ISS)儿童家长必读:生长激素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黄巾浪潮:百万流民如何冲垮汉帝国的秩序防线?
买菜板,经过评比,这4种材质最实用,认准3点买到优质好砧板
如何写出精彩的论点?—— 五个要点
1g等于多少斤?古代重量单位如何换算
如何利用奖赏机制学习
2025年食品标签新规解读:日期、致敏原、营养标签等5大关键要点
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手机地震预警设置方法
新学期北京中小学鼓励学生花式动起来
蓝鲸为什么能长那么大?自己的伙食自己养,越级抢占底层资源
Omega-3补充剂对干眼症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健胃消食片吃多了怎么办?医生给出专业解答
一套高效的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方法
125个科学问题(95)性格的形成
小保养、大保养傻傻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