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花灯:两百年匠心传承,点亮中华文化新辉煌
汴梁花灯:两百年匠心传承,点亮中华文化新辉煌
汴梁花灯,作为河南开封的灯笼制作世家“汴京灯笼张”的代表作,自清代晚期创始以来,历经两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传统工艺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汴梁花灯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从传统的宫灯、走马灯到无骨花灯,每一种类型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花灯的造型各异,既有象征吉祥的龙、鲤鱼,也有寓意美好的菊花、荷花,还有展现古代文明的大鼎等元素。在制作过程中,匠人们巧妙地将宋代的插花、点茶、挂画、焚香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每一盏花灯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作为“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人的张俊涛,自幼便跟随父亲张金汉学习灯笼制作技艺。2008年,“汴京灯笼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张俊涛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兑现父亲“要把汴京灯笼张技艺发扬光大”的遗愿,他毅然辞去了保险公司的高薪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彩灯文化的公益传承事业中。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传统工艺,张俊涛将自家的百年祖宅改建成了一座彩灯展览馆。这座占地四百余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设有八个展厅,陈列着数十个种类、上百种灯笼。自2011年6月开馆以来,张俊涛始终坚持“三免”原则:免费开放、免费讲解、免费赠送传统纸玩具,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彩灯爱好者。
在张俊涛的努力下,汴梁花灯不仅在开封本地熠熠生辉,更走出了国门,享誉世界。他先后参加了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传统彩灯文化带到英国、南非、伊朗等多个国家,让世界人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汴梁花灯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它不仅是节日庆典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正如张俊涛所说:“从这项技艺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刻起,就不仅仅是我家的了,而是国家的、大家的了。”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担当。
汴梁花灯,这颗中国传统工艺的明珠,正在新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它不仅照亮了古城开封的夜空,更点亮了中华文化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汴梁花灯能够继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