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老佛爷”:从慈禧太后到清朝皇帝的特称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老佛爷”:从慈禧太后到清朝皇帝的特称演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1506352_121165755

在观看清宫戏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李连英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这个看似不伦不类的称呼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玄机?本文将为您揭示“老佛爷”这一特称的由来及其在清朝历史中的使用情况。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常见的错误:李连英的姓名。很多书籍将其写为“李莲英”,但作家霍达在撰写《补天裂》时,专门查阅了李连英的墓碑碑文,证实其正确写法应为“李连英”。

称呼李连英为“小李子”相对容易理解,既显得亲切,又能体现出一种尊卑关系。然而,对于慈禧太后被称为“老佛爷”,则需要更深入的历史背景来解释。

有人猜测这是李连英为了讨好慈禧而杜撰的美称,意在将其比作观世音菩萨。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实际上,“老佛爷”并非慈禧太后独享的称呼。清代历届皇帝都曾被这样称呼,这要从古代帝王的名号体系说起。

通常,历代帝王都会有庙号、谥号等正式称呼。以咸丰帝为例,他的名字是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只是年号。在位期间,臣民不能直呼其名,通常用“今上”来指代。死后则会加上谥号和庙号,如咸丰帝的谥号长达二十五个字,庙号为“文宗”。

再以宋仁宗赵祯为例,他有九个年号,因此不能像清朝那样用年号来称呼。在位期间,人们除了用“今上”外,还会用“官家”这样的特称。

那么,“老佛爷”这一特称又是如何来的呢?

这要追溯到明代女真部落尊长李满住。他的名字“满住”在满语中意为“吉祥”、“仁厚”的“佛爷”。李满住的后代努尔哈赤建国后,历代清帝便以“满住”作为特称。起初音译为“满柱”、“曼珠”,后来则意译为“老佛爷”。

慈禧太后让别人称她为“老佛爷”,显然是希望别人将她视为皇帝看待。虽然慈禧并非真正的皇帝,但她的这一做法反而使后人只知道她是“老佛爷”,而忽略了康熙、乾隆等皇帝也曾被这样称呼的事实。

关于慈禧太后的姓名,历史上记载较少,只知道她姓那拉氏,因为祖先居住在叶赫,也称叶赫那拉氏。她在咸丰元年(1851年)被选入宫,历经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等封号,咸丰死后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还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亲爸爸”。在光绪帝即位后,慈禧强迫他称自己为“亲爸爸”。这一称呼反映了慈禧渴望成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愿望。

通过这些历史细节,我们可以看到,“老佛爷”这一称呼不仅仅是对慈禧太后的尊称,更是清朝宫廷文化中皇帝特称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权力的更迭,也折射出封建社会中尊卑等级的森严秩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