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的佛教慈善之路:从救援到重建
汶川地震后的佛教慈善之路:从救援到重建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四川什邡市陷入混乱。在什邡市妇幼保健院,20多名孕产妇急需转移。就在这时,一街之隔的千年古刹罗汉寺敞开了大门。
面对妇幼保健院的请求,罗汉寺住持素全法师没有丝毫迟疑,带领僧众开门纳客。搭帐篷、摆藤椅、烧水做饭,尽可能提供一切帮助。“见死不救是最大的禁忌,其他的忌讳都不重要了。”素全法师的话道出了佛教界在汶川地震后的第一反应。
在罗汉寺的临时产房里,第一个孩子于震后第二天清晨诞生,素全法师为其取名“震雯”。随后的几个月里,共有108个孩子在这里平安出生,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罗汉娃”。
这场地震后,海内外佛教界积极响应,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 compassion。据不完全统计,佛教界向灾区捐献了2亿多元善款,各类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灵鹫山心道法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星云大师等佛教领袖纷纷带头捐款捐物,组织救援队伍奔赴灾区。
灵鹫山无生道场在心道法师的带领下,不仅捐款捐物,还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他们为灾区学校重建提供援助,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心道法师表示:“佛教讲求慈悲为怀,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身体力行,帮助受灾同胞渡过难关。”
罗汉寺的素全法师则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他不仅打破了佛教不沾荤腥的戒律,还把寺庙改造成临时产房,为孕产妇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素全法师说:“在灾难面前,所有的戒律都可以放下,因为救人是最大的功德。”
这些行动背后,正是佛教“慈悲为怀”理念的生动体现。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曾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汶川地震后的佛教界,正是以这种无私的 compassion,温暖了无数受灾群众的心。
16年过去了,那些在罗汉寺出生的“罗汉娃”已经长大成人,当年的救援行动也早已成为历史。但这场灾难中展现出来的 compassion 和无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心怀 compassion,就能战胜一切,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