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瓜蒌治疗便秘的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瓜蒌治疗便秘的临床经验
瓜蒌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散结、宽胸理气、润肠通便等功效。在临床实践中,多位名老中医总结了使用瓜蒌治疗便秘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用药配伍和治疗方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瓜蒌在治疗便秘方面的临床应用。
瓜蒌,甘寒滑润之品。
其体润性滑,《本草纲目》卷十八载瓜蒌能“润肺燥”、“利大便”。
其入肺、大肠经,上清肺胃之热,涤痰导滞,润肺散结,中可宽中下气、开胸散结,下能滑大肠、润肠以通便。其体润能去燥,性滑能利窍,油能润肺滑肠而治大便不利,用于肠津不足,大便秘结。亦有肃肺通腑之说。
瓜蒌治便秘,润肺滑肠。用瓜蒌仁者多,重在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王世杰)
临床应用案例
1. 刘沈林治疗便秘用瓜蒌仁
治疗便秘,巧用宣肺理气,腑病而不忽视治脏,采用宣通气机,肃降肺气的方法,加入归经于肺和大肠的瓜蒌仁、杏仁,加大降气、润肠通便之力度。肺气肃降则升降有序,大肠气顺则传导有度,亦即“上窍开泄,下窍自通”之意,“腑病治脏,下病治上”之法也。
{周红光.刘沈林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0,29(6):419-420.}
2. 邵长荣教授治疗慢性肺病之便秘用瓜蒌仁
对于肺热疾病、痰热咳嗽伴便秘患者,邵师取瓜蒌仁甘寒清润之性,以清肺化痰、涤痰导滞。对于慢性肺病,尤其是痰热胶结而致胸膈痞塞伴便秘,上下不通患者,邵师瓜蒌皮仁同用,以宽胸理气、润肠通便。
{张晔敏.邵长荣教授治疗慢性肺病之便秘经验[J].河南中医,2007,27(11):18-19}
3. 李佩文治疗肿瘤患者便秘常用瓜蒌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通,腑气不降,也可导致便秘的发生,尤其以肺部肿瘤患者多见,在使用通便药物的同时也可配合一些肺经药物,如:瓜蒌、薤白、前胡、鱼腥草、杏仁、苏子、桑白皮等,宽胸散结宣肺的同时也起到了通腑的作用,无论是对原发病灶还是便秘都有一定效果。
{闫 迪,李 园 ,贾立群。便秘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李佩文教授经验总结[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 ,24(1):57-58}
4. 王洪京用以治疗便秘常用瓜蒌-枳实药对
瓜蒌以守为主,枳实以散为要。二药合伍,共奏破气消积、宽胸散结、润燥通便之功。用于便秘、心下 (胃脘) 痞满、胀痛、食欲不振、大便不利等症。枳实能行能走,以走为要,但易于耗气伤正;全瓜萎能行能守,以守为主,但易于助湿碍胃恋邪,故使两药相合,一守一散,破气而不伤正,润肠而不滋腻,互制其短,而展其长,特别适用于便秘患者。用量;瓜蒌10~25g;枳实6~10g。
{郝建,贾伟,刘青。等。王洪京主任医师应用泻下通便类对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A2),265-266}
5. 朱生樑辨治慢性便秘常以瓜蒌-杏仁为对药
全瓜蒌既可利气宽胸,又可润肠通便;杏仁归有降肺气、润大肠之功;二药合用,功在宽胸肃肺,使肺气下达于肠腑,同时又有通便之能。
{王高峰。朱生樑辨治慢性便秘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3):8-9}
6. 李德新治疗便秘常用瓜蒌-玄明粉-枳壳角药
玄明粉咸寒,清热通便,润燥软坚;全瓜蒌质润黏腻,润燥通便;枳壳,其苦泄辛散,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三药伍用,相互制约,相互为用,以瓜蒌之质润,制玄明粉之荡涤通下之势,加之枳壳走而不守,共奏清热润燥,通便泻下之功。李老临床上习惯以瓜蒌20~ 30g、玄明粉5~ 10g、枳壳10g三药联用,屡用屡效。
{鞠庆波。李德新治疗便秘临床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0,5(6):400-401}.
7. 张声生教授治疗老年性便秘用瓜蒌-当归-火麻仁-柏子仁药组
此为润肠四品,滑利濡养大肠。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之圣药,润燥滑肠。瓜蒌甘寒而滑利,火麻仁质润多脂,滑利下行,走而不守,柏子仁润燥养心,四者合而为用,加强润燥之功,使肠道润滑通畅。
{田 田,赵鲁卿,张声生。张声生教授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撷菁[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4):303-305}。
8. 沈家骥治疗便秘自拟通幽汤以瓜蒌壳为首药
治疗本病时倡导“辨病论治”,在“气”上找突破口,行气通滞、调畅气机就如给人体肠胃增加动力,其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大便不通的问题,同时建立正常的消化功能。标本兼治,自拟通幽汤由瓜蒌壳15g,枳实15g,厚朴30g,柴胡15g,郁金15g,川楝子15g,鸡内金15g,藿香15g,生大黄3g甘草30g等组成.
{徐丽英, 倪凯, 沈家骥. 沈家骥治疗便秘的经验[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4,25(3):3}
9. 朱生樑辨治慢性便秘经验方理气润肠通便方以瓜蒌为首药
全方由全瓜蒌、制半夏、生白术、枳壳、柴胡、当归、大腹皮、虎杖、桃仁、杏仁、生何首乌、大枣、甘草等药物组成。其中全瓜蒌与杏仁合用,功在宽胸肃肺,使肺气下达于肠腑,同时又有通便之能。如见肺气不利偏重,症见咳嗽者,加用紫菀;肺经风热之咽喉疼痛者,加用牛蒡子;偏于脾胃气虚,,症见临厕努挣、便后乏力者,加用党参、白芍药、桂枝,并倍用白术;偏于脾胃气滞者,加用厚朴、莱菔子;偏于肾阳不足,症见四肢不温、腰脊酸冷者,加用肉苁蓉;偏于肾阴不足,症见潮热盗汗者,加用桑椹子、玄参;偏于肝郁,症见目赤易怒者,加用生决明子、焦山栀;偏于胆热,症见口苦、胁痛不适者,加用龙胆草、郁金、金钱草;偏于心火亢,症见心烦少眠者,加用百合、夏枯草、珍珠母;偏于肠燥,症见大便干结为甚者,加用麻子仁、望江南。
{王高峰, 朱生樑. 朱生樑辨治慢性便秘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45(3):8-9}
文中药方谨供专业人员交流参考,患者或家属不可擅自使用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