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冰棍选购指南:从选购到食用全攻略
夏季冰棍选购指南:从选购到食用全攻略
炎炎夏日,一支冰棍能带来瞬间的清凉和满足。然而,近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抽检报告显示,部分冰棍产品存在质量隐患,让消费者在选购时需更加谨慎。
近期抽检暴露问题
2024年8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近半年的抽检数据,结果显示,共有11批次雪糕、冰棍被检出不合格,其中6批次雪糕、5批次冰棍存在质量问题。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微生物(大肠杆菌)超标以及质量指标不达标。
大肠菌群是食品污染的重要指示菌,其超标意味着产品可能被致病菌污染。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工程师介绍,雪糕本身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如果生产过程灭菌不彻底、仓储运输不当或生产人员卫生操作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大肠菌群超标。这些不合格产品不仅可能引起肠道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
选购冰棍注意事项
面对琳琅满目的冰棍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才能确保安全呢?以下是几点实用建议:
选择正规渠道和品牌
选购时应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正规的销售场所。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方面更有保障。同时,要警惕路边摊或非正规渠道销售的冰棍,这些产品可能存在来源不明、储存条件不达标等问题。
检查包装完整性
选购时要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包装有破损、开裂或内容物形状异常,可能是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这样的产品不要购买。此外,还要检查包装上的标签信息是否完整,包括配料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并注意查看保质期。过期或临近保质期的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同时,要注意产品的储存条件,确保其在-15°C以下的环境中储存,这是保证冰棍品质和安全的重要条件。
理性对待添加剂
很多消费者对冰棍中的食品添加剂存在顾虑。实际上,只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规定,就是安全的。例如,常见的增稠剂如刺槐豆胶、瓜尔胶等,都是来自植物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不会被人体吸收。对于植脂冰淇淋或雪糕,关键是要看配料表中是否含有氢化植物油,并检查营养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是否符合国标要求。
特殊人群食用建议
虽然冰棍是广受欢迎的消暑食品,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儿童:儿童的胃肠道较为娇嫩,食用冷饮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此外,过多食用含糖量高的冰棍还可能导致龋齿。建议适量食用,并选择低糖或无糖的产品。
老年人: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逐渐减弱,过量食用冷饮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增加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建议选择温和的凉性食物,并搭配温性食物食用。
孕妇:孕妇的胃肠道较为敏感,食用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如果想食用,应选择温和的凉性食物,并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特殊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或无糖的冰棍;痛风患者要避免含高果糖浆的产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则应避免食用冷饮。
结语
夏季食用冰棍虽能带来清凉,但选购时需谨慎。消费者在选购时要关注产品的卫生安全,选择正规渠道,检查包装完整性,注意储存条件,并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冷冻饮品的抽检力度,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享用这一夏日消暑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