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健康教育助你远离糖魔
世界糖尿病日:健康教育助你远离糖魔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成年患者人数已突破8亿,这一数字是1990年的四倍多。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指出,过去三十年来,由于肥胖症人数增加,加上不健康食品的营销,缺乏身体活动,以及经济困难等因素,糖尿病患者人数呈现惊人增长。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2024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定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这一主题的设定,体现了糖尿病防治理念的重要转变:从单纯关注血糖控制,转向全面关注患者的整体福祉。
糖尿病防治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1990年至2022年期间,全球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从7%升至14%。更令人担忧的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成为重灾区,不仅发病率飙升,而且治疗覆盖率严重不足。2022年,近4.5亿30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治疗,其中9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面对这一挑战,WHO推出了新的全球糖尿病监测框架,为各国提供全面指导。同时,WHO在2021年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契约》确定了降低糖尿病风险、确保所有患者获得公平治疗和护理服务的愿景。
最新指南:糖尿病预防与管理的新方向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最新发布的2024年《糖尿病诊疗标准》为糖尿病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新版指南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更新:
筛查年龄提前:建议对伴有危险因素的超重/肥胖成人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无需考虑年龄;无危险因素且体重正常者则从35岁开始筛查。
强化血糖监测:动态血糖仪(CGM)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推荐1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开始使用,并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也应佩戴。
诊断标准优化:将HbA1c(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首选指标,非孕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HbA1c≥6.5%。
个体化治疗:新增“成人疑似1型糖尿病筛查流程”,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应同时关注血糖和体重管理,建议将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首选药物。
健康教育:提升幸福感的关键
要实现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需要个人、家庭、医疗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个人层面:将健康行为融入日常生活,比如打破久坐、增加步行、保证良好睡眠等。同时,要学会寻求支持与心理调适,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家庭支持:家人应多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关爱。可以共同参与患者的健康生活计划,避免让患者感到被孤立。
医疗关怀:医护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考虑可能影响治疗和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提供个性化的建议。不应只关注血糖,更要重视患者的意愿和感受。
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理解,倡导社会关注糖尿病患者福祉。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健身空间和设施、健康饮食选择,共同努力创造支持性环境。
具体行动:从我做起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
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糖尿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世界糖尿病日开始,携手行动,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宽容、支持和理解的环境,帮助他们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