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列入非遗:全球华人共庆的文化盛宴
春节列入非遗:全球华人共庆的文化盛宴
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这一消息不仅让中国人欢欣鼓舞,也让全球华人倍感自豪。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如今更成为了连接全球华人的情感纽带。
全球华人共庆:春节的海外足迹
春节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据统计,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
在马来西亚,春节不仅是华人的节日,更成为了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时刻。当地华人保留了独特的“捞生”习俗:人们围桌而立,用筷子反复把鱼生、蔬菜等食材高高“捞”起,同时喊着“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等吉祥话,场面热闹非凡。
新加坡的春节则充满了喜庆的气氛。人们互赠桔子寓意“好事成双”,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捞鱼生和盆菜等传统美食。在唐人街和各大商场,舞龙舞狮、中国民乐演奏等活动精彩纷呈,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越南、韩国、泰国等地也都有各自的春节传统。越南人会放7天长假,家家户户摆桃花或梅花;韩国人则会举行“祭礼和岁拜”,吃年糕汤;泰国的唐人街和各大商场都会张灯结彩,身着唐装的泰国人随处可见。
文化传承与创新:春节的新时代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活动,现代科技也为节日增添了新的乐趣。网络拜年、视频团圆、线上抢红包等新形式,让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春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体现在华人社区,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参与。在巴拿马,政府连续举办“欢乐春节”庆祝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中国曲艺表演、华人春晚、新春文化庆典等。美国、英国以及拉美多国的华人社区也会举行形式多样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不少当地居民参与。
春节申遗: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认可,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春节的成功申遗,将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正如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所说:“春节成功申遗有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从中国到世界,从传统到现代,春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跨越时空,连接人心。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春节的钟声响起,那份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在每个华人的心中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