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主席的原配罗一秀,21岁病逝,主席破例为她胞兄提供帮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主席的原配罗一秀,21岁病逝,主席破例为她胞兄提供帮助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Q0F9LJ0543HS1R.html

1950年5月,毛主席派毛岸英回韶山省亲,临别前,毛主席在儿子身边悄悄说道:“岸英啊,你这次去韶山,一定要抽空去看看罗堂舅,他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们提!”

这个罗堂舅是谁?毛主席为何破例为他提供帮助?毛主席和罗家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

毛主席还是少年时期,父母就为他包办了婚姻,女方叫罗一秀,比毛主席还要大四岁有余。罗家祖辈与毛家是世交,两家具体情况可谓知根知底。

加上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与罗一秀父亲罗鹤楼比较投缘,在生意上往来频繁,因此当毛顺生向罗鹤楼提出结亲的请求后,后者直接答应。

罗一秀本性善良,勤快利索,长得丰满而水灵,深得毛顺生夫妇喜爱。她遵循父母之命,通过明媒正娶来到毛家,成了毛家的长媳。

她是一把操持家务的好手,尽心帮助婆婆文七妹料理家务,她尽心侍奉丈夫,平日里为他送茶送饭,洗衣晾晒。

虽然毛主席对这桩包办婚姻不满意,始终拒绝与她圆房,但他只能面对现实,默认妻子的存在。

1936年,毛主席在陕北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说过:“我十四岁时,父母给我娶了一个比我大四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

随着年龄的增长,毛主席想走出韶山冲的想法愈加强烈,1910年,他与父亲发生争吵,立志前往湘乡东山学校读书并写下自改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就在第二年春节前后,罗一秀突患细菌性痢疾,医治无效而亡,年仅21岁。

毛主席和她朝夕相处了三年,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将这份亏欠和遗憾埋在心里,他在求学前,特意去老丈人家干了点农活,此后,他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革命。

1950年,毛主席让毛岸英看望的罗堂舅正是罗一秀的胞兄罗石泉,此前,毛主席家乡不少亲朋好友都写信或直接来北京找他希望谋个一官半职,都被他拒绝了,主席认为这是人民的江山,不应由自己随意安排职位。

此次,罗石泉也写信希望来北京看看,毛主席破例答应了。

毛主席参加革命多年,心中一直放不下罗家人,始终觉得有所亏欠,罗石泉自身家境并不好,也没有仗着跟主席之间的特殊关系索要帮助,这点倒是很欣慰。

毛岸英回到韶山后,几经波折找到罗石泉,激动地握着后者的双手说道:“您就是罗舅舅吧,我父亲托我来找您,我姓毛!”

罗石泉颤抖着手说道:“你父亲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毛岸英从口袋掏出一个信封交到罗石泉手上,说道:“父亲工作太忙,不能亲自来看望您,但他知道您现在的情况,这是他的稿费,望您收下,他叮嘱我说改日定当拜访!”

罗石泉是个本分人,根本不好意思收下这笔钱,毛岸英执意要给,罗石泉只好收下。

毛岸英继续询问有什么重大困难尽管提,甚至可以去北京工作,罗石泉一口回绝了,自己只是多年未见主席,想要看望他,没有别的想法,不会放弃原则。

这个消息传回北京后,毛主席对他的做法大加赞赏,他让自己的亲人以后回韶山都看望罗家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毛主席并非不喜欢罗一秀,而是抨击腐朽落后的封建礼教,主席勇于斗争,想将愚昧的体制给砸烂,面对自己亏欠过的人,他始终保留初心,以理以情相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