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托拉西布:突破KRAS突变壁垒,为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索托拉西布:突破KRAS突变壁垒,为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在NSCLC中,KRAS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西方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30%,而在我国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2.1%。其中,KRAS G12C是最常见的亚型,在NSCLC中的发生率为3.6%。
索托拉西布(Sotorasib)的出现,为KRAS G12C突变阳性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全球首款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索托拉西布通过特异性结合KRAS G12C突变蛋白,将其锁定在非活性状态,从而阻断肿瘤生长信号。
在一项针对124例经治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索托拉西布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37.1%,疾病控制率达80.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0个月。这些数据表明,索托拉西布对既往接受过化疗和/或免疫疗法的患者具有持久的抗癌活性。
更令人振奋的是,最新临床研究发现,索托拉西布与化疗联合使用时,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在一项二期临床试验中,30名KRAS G12C突变的非鳞状NSCLC患者接受了索托拉西布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88.9%的患者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0.6个月。特别是对于PD-L1表达阴性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更是达到9.7个月,治疗应答率达到100%。
然而,索托拉西布的临床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该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腹泻、肌肉骨骼疼痛、恶心、疲劳、肝毒性和咳嗽等。其中,肝损伤和肺部感染需要特别关注,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此外,索托拉西布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要谨慎,例如哺乳期妇女应停止母乳喂养,同时需避免与质子泵抑制剂、强效CYP3A4诱导剂联合使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索托拉西布已在多个国家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然而,在中国,索托拉西布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获得上市批准。这意味着国内患者暂时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该药物,只能考虑参加临床试验或通过海外途径购买。
尽管如此,索托拉西布的出现无疑为KRAS G12C突变阳性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创新药物将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存希望。同时,我们也期待索托拉西布能尽快在中国获批上市,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突破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