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腰椎疾病治疗的新突破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腰椎疾病治疗的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疾病已悄然年轻化。据统计,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已高达15.2%,且每年以约10%的速度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疾病已悄然年轻化,30岁以下的患者占比已超过30%。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医学界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BESS)的出现,为腰椎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简称UBE)是一种创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两个独立的通道进行手术操作:一个通道用于内镜观察,另一个通道则用于手术器械的操作。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清晰的手术视野,还允许医生进行更精细的操作。
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UBE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 创伤更小:传统手术需要大切口,而UBE技术仅需几个1厘米左右的小切口。
- 出血量更少:由于手术通道更小,出血量大幅减少。
- 恢复更快:患者术后疼痛轻,通常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 并发症更少: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导致的肌肉损伤和脊柱稳定性下降等问题。
临床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
这一新技术已在多家医院成功应用。例如,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类似的OSE技术,为一位50多岁的财务工作者实施了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手术仅用了不到2厘米的切口,术后第一天患者就能下地行走,腰腿疼痛完全消失。
宁国市人民医院也成功实施了UBE内镜下腰椎融合手术(ULIF)。一位因腰腿疼痛3个月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症状立即得到缓解。该医院自2022年开展UBE手术以来,已成功完成80余例,手术效果显著。
宝鸡市中心医院则运用UBE技术成功摘除了一例罕见的骶管囊肿。这台手术历时5小时,医生在内镜直视下完成了囊肿切除和囊壁修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展望与挑战
尽管UBE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该技术的学习曲线非常陡峭,需要医生经过严格培训才能掌握。其次,手术过程中需要持续灌注生理盐水,可能会引起脑膜刺激等并发症。此外,其长期疗效仍需更多临床数据验证。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生经验的积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必将在未来为更多腰椎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对于饱受腰椎疾病困扰的患者来说,这一新技术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