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鲁照宁和张纯如:让世界记住南京大屠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鲁照宁和张纯如:让世界记住南京大屠杀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8365
2.
https://wm.jschina.com.cn/9653/202412/t20241204_8433597.shtml
3.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213/82118b5a85ee46d88a6e0764eb65db89/c.html
4.
https://www.waou.com.mo/2024/12/30/%E4%BB%96%E5%80%91%E7%9B%AE%E7%9D%B9%E6%97%A5%E8%BB%8D%E7%BD%AA%E8%A1%8C/
5.
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n4/2024/1212/c305917-21455250.html
6.
https://china.zjol.com.cn/202412/t20241213_30707027.shtml
7.
https://www.yzwb.net/content/1956050html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暴行,至少30万人遇难。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难以抹去的黑暗一页。

在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一些国际友人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的日记、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的影像资料,成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重要证据。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段历史却逐渐被西方世界遗忘。直到一位美籍华人作家的出现,才重新唤起了国际社会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张纯如,这位年轻的美籍华人作家,用她的著作《南京大屠杀:被二战遗忘的浩劫》震惊了世界。这本书不仅详细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更揭示了这段历史如何被西方世界遗忘的真相。她的书一经出版便登上畅销书榜首,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广泛关注。张纯如的努力,让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重新回到了国际视野。

如果说张纯如用文字唤醒了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那么另一位美籍华人鲁照宁则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这段历史。每年12月,鲁照宁都会从美国飞回南京,捐赠他收集的抗战文物。7年来,他已6次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捐献史料文物,20年来向不同机构捐赠了超过3000件(套)揭露二战期间日军在华暴行的文物史料。

鲁照宁的行动源于一次偶然的触动。2002年,他首次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重心。他开始在国外搜寻抗战文物,每天花4个小时左右浏览网页,搜寻史料。有时在旅行路上、吃饭间隙,也会通过手机搜索、竞拍。他坦言,搜寻文物的开销不小,家人起初反对,但后来逐渐默许、支持。

鲁照宁的努力不仅在于收集文物,更在于通过这些文物让更多人了解真相。他向美国同事和朋友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甚至影响了身边的人。他家门口理发店的老板在一年半后了解了这场发生在11800公里外的惨剧,开始关注这段历史。

然而,要让这段历史真正成为世界记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据统计,截至发稿时,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2人。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历史的见证者正在逐渐离去。但正如鲁照宁所说:“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历史的遗留物越来越少,风吹日晒难以保存。我要把它们打捞起来,让更多人看到。”

从张纯如的著作到鲁照宁的文物捐赠,从拉贝的日记到马吉的影像,这些努力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世界记住南京大屠杀,让历史的真相永不被遗忘。正如一位历史学者所说:“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的尊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