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芒种农忙:黄河两岸抢收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芒种农忙:黄河两岸抢收忙

引用
文汇网
8
来源
1.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40432
2.
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343712
3.
https://www.guizhou.gov.cn/ztzl/essjq/x/xm/
4.
https://www.fj.chinanews.com.cn/368/new_list/ds.html
5.
https://e.weather.com.cn/news/2024/06/3787562.shtml
6.
http://www.nopss.gov.cn/n1/2024/1022/c458484-40344679.html
7.
https://zhxzzfj.guiyang.gov.cn/xbhyfl/yllh/202311/t20231103_83030364.html
8.
https://www.kftv.net.cn/node/531

6月5日,阳光洒在黄河滩区的金色麦田里,联合收割机在光中轰鸣。芒种时节,庄稼人每天就是一个字——忙!忙碌之间,丰收欢歌在大河两岸回荡。

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种粮大户张有国今年种植的3360亩小麦,正在分片收割。“其中,好的地块亩产量超过了1400斤,像沙壤地这类的一般地块,亩产量也有1200多斤。”他说,为了提高小麦单产,这一季重点做了5件事。

张有国是归德街道桃园村人,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2019年当地黄河滩区迁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地实施,做粮食贸易的他决定返乡包地种粮。2022年1月,他正式注册成立了德汇家庭农场。

从之前包种1000多亩粮田,到现在手握4740亩土地,张有国的家庭农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商人到种粮人的转型过程中,他实实在在尝到了种粮的甜头,积攒起了种粮的信心。

“今年新增加了1380亩地,已经播种了玉米。”张有国告诉记者,“今天刚收了南面的地块,156亩地收获小麦23万多斤,折合每亩产出1480斤;农场旁边的16.5亩收了22000多斤,平均每亩产出1380斤。”

张有国的家庭农场这一季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360亩。为了提高小麦单产,德汇家庭农场首先从整平土地上入手,并通过培施有机肥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第二步就是通过深耕打破土壤犁底层,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张有国介绍,这样一来,底肥也能够均匀分布。

第三步则是在科学播种的环节上多下工夫。张有国选择使用先进播种机械,借助漏水、漏播报警系统有效避免了播种过程中缺肥、缺种问题,从而使得出苗更快、更齐整、更健壮。与此同时,播种时4米一畦变6米一畦,相当于拆除了不少地里的“墙子”。他算了一笔账,每100亩能够多播种6亩小麦。这样一来,农场3360亩小麦就种出了3560亩地的效果。

肥料一直是张有国的强项,他的农场可以按设定配方加工控释肥。所以,这第四步就是采用自己测试过的配方化肥,肥料中的有效含量更加充足。“第五步,要选择优质植保服务,包括采用好的农药、叶面肥等,并及时进行田间管护。”张有国说,“种粮食心里更有底”要特别感谢这几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德汇家庭农场的职工燕乐华,麦收时的工资提高到了每天130元。归德街道是长清区粮食生产大镇,近五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5万亩,让“大灾小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稳产高产”变成现实,积极助力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