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张你没见过的张国荣珍贵旧照: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21张你没见过的张国荣珍贵旧照: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2003年4月1日,一代巨星张国荣离世,留给世人无尽的怀念。近日,一组拍摄于近二十年前的老照片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照片中的张国荣正在内地拍戏,却被人拍到蹲在路边看斗地主,看到开心处还开怀大笑。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得以再次走近这位闪耀了许多年的传奇人物,重温他那无可取代的艺术人生。
拍这组照片时,张国荣正在内地拍戏,却被人拍到蹲在路边看斗地主。
看到开心处还开怀大笑,画面左上角还有站在后面紧紧盯住张国荣的唐生。
这组照片的再次出现,让那个闪耀了许多年的名字再度在四月一日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那就是无可取代的张国荣。
今天,我们用21幅张国荣的珍贵照片,来怀念这位耀眼、独特、难忘的时代巨星。
跨越97演唱会,是许多歌迷心中的“白月光”。张国荣在这场演唱会上,在舞台上和母亲打趣,向自己的挚爱唐鹤德表白,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令人心醉。没有了“谭张争霸”时期的喧嚣,这是一个完整的,属于张国荣的时代。
当时张国荣有多红?现在的女孩为自己的韩国欧巴们挤机场、做应援,而这张照片是当时张国荣在韩国机场,被当地粉丝捕捉到的一张“饭拍”。
张国荣的火,当时已经不局限于香港地区。1987年的《爱慕》在韩国卖了20万张,退隐又复出后发行的《宠爱》则更是翻了一倍,突破50万张。当年巧克力代言人的记忆,甚至现在还出现在韩国电视剧里,《请回答1988》中德善妈妈,听说对方孩子长得像张国荣,直接说了句“那也太帅了,给我家当女婿吧!”
唱而优则演,是很多当红艺人的选择,张国荣也不例外。说到演戏,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王家卫,一个陈凯歌。
张国荣遇见王家卫,到也说不清是幸还是不幸。《阿飞正传》、《春光乍泄》、《东邪西毒》,每一个张国荣,都被王家卫挖掘的淋漓尽致。而王家卫的每一个要求,张国荣都会满足。拍《春光乍泄》感染阿米巴细菌,累的上吐下泻,每天也是照拍不误。《阿飞正传》里和张曼玉的一场吻戏,为了达到王家卫的要求几乎拍到麻木。其实不仅是王家卫追求完美,张国荣其则是更甚。
淡出了王家卫时期的张国荣,遇见了陈凯歌和《霸王别姬》。刚进组的张国荣还是一派港星时髦的样子,但七月在国子监拍的斗争会那场戏,张国荣的脸上就已经涂着厚厚的脂粉,身上披着破烂厚重的戏服,就那么一板一眼地演着。当时法国著名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也在现场,定定地看了一天,临走说了句“真是太棒的演员,太棒的电影”。
但这是张国荣的“本分”。演员演戏吃点苦,难道还要吹嘘吗?他从来没这么觉得。还是《霸王别姬》,为了更好地表达电影的内涵,陈凯歌请了诸多戏剧名家指导几位主演,其中张国荣几乎是所有戏曲老师口中“最有天赋的角儿”,形似又富神韵,仿佛一切都是为程蝶衣这个角色量身定做。
但张国荣在片场也是老师口中最勤奋的一个,有次张国荣苦练基本功,练到脸色涨红,老师一问才知道,当天张国荣还发着高烧。但这,就是张国荣的本分。
张国荣当然是腕儿,但他从来没把自己当做大腕儿,让别人捧着。在戏里,他是每一个角色,在戏外,他是一个好人。几乎能和娱乐圈中大大小小的人物交好,既能和成龙相互捏脸,又能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喜好送出不一样的礼物。刘培基说“像张国荣这种不会提钱,只讲情谊的人已经不多了。”捏成龙的脸,拉梅艳芳的手,熊抱周润发,亲吻梁朝伟。
每件事情听起来都惊世骇俗,但放在张国荣身上就一点都不奇怪,丝毫看不出情欲色彩,只有彼此扶持的情谊。
最令人感动的是这张照片,时值刘嘉玲黑社会事件,一时舆论哗然,《东周刊》更是将刘嘉玲逼至风口浪尖,张国荣则选择和梁朝伟、梅艳芳一起为刘嘉玲声讨,走上街头为好友声援。张国荣的世界里,没有衡量利益的标尺,只有自由坦荡的真心。
坦荡两个字,最衬张国荣,对戏,对友,对爱人,他都坦荡无比。张国荣与唐鹤德的故事,在当时的香港,并不被大众接受,但他爱了就是爱了,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挚爱”的喜欢,两个人秘密的手势,相互起的昵称,彼此陪伴的漫长时间,甚至被狗仔偷拍,张国荣也能淡定从容牵手就走。虽然香港是个国际都市,但在上个世纪,这段感情依旧被打上“不堪”的标签。但张国荣呢?他从未遮掩,也从未后悔。性别有什么所谓,这只不过是他爱的人而已。
从此惊世骇俗这四个字就再也没离开过张国荣。97年公开和唐鹤德的恋情之后,香港大众对这位“十大靓人”之首也开始议论纷纷。2000年的《热情》演唱会,则更是将张国荣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红色高跟鞋、浴衣、长发,这些反世俗的艺术理念别说当时了,就放在现在,又有几个人能接受呢?但张国荣还是办了《热情》演唱会。这场演唱会被后来的乐评人称为“颠覆性的先锋艺术实验”。还好,张国荣终于有人懂。
张国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都不知道该这么定义。艺术家?时代巨星?偶像始祖?恐怕都不是。张国荣只是一个拥有不老童心的孩子,哪个大明星还会在四十四岁的时候和林青霞的女儿玩石头剪刀布呢?
他还是一位执着的艺术家、而不是明星。这张照片拍摄于筹划《偷心》期间,张国荣一直想当个导演,《偷心》当时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张国荣说要找最好的演员、最好的班底,按照张国荣几近“疯狂”的认真态度,只要他想,就一定会实现。可惜,2003年4月1日,一切都结束了。
此后每一年的四月一日,都会有大批的粉丝自发纪念张国荣。有的人可能不会理解,“人们到底在怀念张国荣的什么?”这一天人们怀念的是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是那个对自己严苛几近疯狂的大艺术家,是那个通透、坦荡、勇敢的大男孩,是那个点亮了无数人记忆的张国荣。
最后一张照片来自张国荣的戏剧老师,那已经是电影结束后的很多年了,老师家中添丁,张国荣知道后专门飞到北京登门庆贺。孩子在亲家家里,张国荣又特意跑到老师亲家,还主动提出留张合影当做纪念。
张国荣的故事永远比他的照片更精彩。人们喜欢他,不单单因为他是明星、偶像、艺术家,更是因为他是世俗意义中,难得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