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勤:用“知识树”破解教学重点难题
王敏勤:用“知识树”破解教学重点难题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重点不明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降低了课堂效率。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提出,通过明确教学重点和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效率。其中,“知识树”这一教学工具的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敏勤教授的教育理念
王敏勤教授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明确教学重点。他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细节,忽视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敏勤教授提出了“知识树”这一创新教学工具。
“知识树”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知识树”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工具,它将复杂的知识体系以树状结构呈现,帮助教师和学生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脉络。在“知识树”中,树干代表核心概念,树枝代表次要概念,树叶则代表具体知识点。这种层次分明的结构,使得教学重点一目了然。
以语文教学为例,如果教学重点是“现代文学作品鉴赏”,那么“知识树”的树干可以是“现代文学作品鉴赏”,树枝可以分为“小说鉴赏”、“诗歌鉴赏”、“散文鉴赏”等,而树叶则可以是具体的作家作品,如“鲁迅《呐喊》”、“徐志摩《再别康桥》”等。通过这样的结构,教师可以清晰地把握教学重点,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体系。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
除了“知识树”这一工具,王敏勤教授还倡导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这一活动要求教师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通过这种形式,教师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还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从而明确教学重点。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与传统的说课不同,它更注重中观和宏观层面的把握,强调对整个学段或一册书的内容整合。这种活动有助于教师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真正理解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明确教学重点对素质教育的意义
通过“知识树”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明确的教学重点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培养关键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正如王敏勤教授所说:“教师如果一开始就扎到课本里,就像走进了一片森林,不知道整个森林有多大,离出口还有多远,路在什么地方。如果在飞机上看就很清楚。”通过“知识树”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这种“在飞机上看森林”的视野,真正实现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