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创新实践
节气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将农事节气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举办节气文化旅游活动、开发节气特色农产品等方式,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政策引领:为节气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这一政策为各地利用节气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指导。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提出要“支持研发具有节气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这为节气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
实践探索:各地创新节气文化活动带动乡村发展
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创新节气文化活动,将其与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节气文化旅游活动
在浙江安吉,每年立春时节都会举办“春茶开采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新鲜的春茶,还能参与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活动,感受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当地茶叶销售,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山东潍坊,寒亭区杨家埠村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开发了“二十四节气”主题年画系列。这些作品将传统节气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深受游客喜爱。每年春节期间,这里都会举办年画艺术节,吸引数万游客前来参观购买,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节气特色农产品营销
在江苏苏州,吴中区东山镇利用“春分”这一节气,推出“春分茶”品牌。通过举办春分茶文化节,开展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将春分茶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营销的完美结合。
在四川成都,郫都区依托“冬至”节气,打造“冬至大如年”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品尝传统美食、观看民俗表演,还可以参与冬至祭祖等文化体验活动。这一活动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专家观点:节气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研究员隋斌指出,节气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节气文化旅游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作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农业品牌,推动农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隋斌还强调,弘扬节气文化传统,创作节气文化作品,创新表达方式,能够吸引更多乡土文化人才参与,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这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亲近乡村、回归自然,还能持续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展望未来:节气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前景广阔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节气文化必将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创新节气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加强节气文化与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必将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关注节气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共同推动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