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莪术种植技术详解:从选地到管理的全程指导
广西莪术种植技术详解:从选地到管理的全程指导
广西莪术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在广西地区得到大规模推广种植。据统计,2023年广西莪术种植面积已达8000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详细介绍广西莪术的种植技术要点,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效益。
选地与环境要求
广西莪术对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首先,应选择平地或坡度小于15度的地块。气候条件方面,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要求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在25℃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10℃以上,霜期不超过3天。
土壤条件也很关键,应选择偏酸性的壤质土或砂壤土,土层厚度需在30cm以上。此外,环境质量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等。
种植方法与管理
苗圃准备
播种前需要进行翻地与碎土,第一次犁耙时间在10月初,之后每隔15-20天翻地、碎土一次,深度不低于20cm。起垄时,垄宽110-130cm,垄高20-30cm。作床时,平地、缓坡地畦高为25-30cm,坡地畦高为20-25cm,畦面宽为110-130cm,并设置宽30-35cm的排水沟。
种植要点
选择健壮、芽饱满、形粗短的根茎作为种苗。栽植时间一般在立春至清明期间,春旱年份宜在2-4月雨季来临前栽植。种植规格为行株距30cm×25cm,穴深6-9cm,每穴放根茎1-2块,芽头向上栽入穴内。
田间管理
齐苗后需全面松土除草1-2次,每隔15-20天再松土一次,直到封行为止。施肥方面,莪术吸肥力强,需肥量较大,生长期间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幼苗期,每667平方米追施高氮复合肥10-15kg;50天后追施第2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有机肥100kg。水分管理上,生长期需保持湿润,特别是在7-9月生长旺盛期,要及时灌溉,雨季则需注意排水。
病虫害防治
广西莪术的主要病害是叶斑病,主要虫害有蛴螬、地老虎、姜弄蝶等。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叶斑病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多菌灵、代森锰锌、托布津等药剂防治。用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喷施,5天喷1次,连喷2-3次。
虫害防治:蛴螬、地老虎可用90%敌百虫100g与炒香菜籽饼5kg做成毒饵诱杀,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姜弄蝶在幼虫发生初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
成功案例分享
广西芸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在广西推广莪术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在罗城县扩展到3500亩,全区种植达8000亩,受惠农户过万户。农户每年仅需施2次肥,除一次草,收成后由公司负责保底回收,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5000元。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农户的最低收入,还通过技术指导提高了种植效益,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双赢。
广西莪术种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广西莪术种植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