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南理发店被要求每年交400元做空气检测,引发热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南理发店被要求每年交400元做空气检测,引发热议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O0SCQF0556896D.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2111307_122066678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03/doc-incuvenx2929069.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8Q023D000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4A00IV100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LBKT3E05129QAF.html
7.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231047516.html
8.
https://www.jsxyfy.com/hos_mgr_bmgz/2024/penGq5a7.html

近日,河南信阳淮滨县一家理发店被要求每年进行空气检测并交纳400元费用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店主称,如不支付该费用,会面临罚款或催缴。这一事件不仅关乎理发店的经营成本,还折射出监管方式、执法公平性和政策灵活性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

01

事件经过

1月19日,河南信阳淮滨县,一对夫妻在县城开了一家理发店。然而,刚开业没几天,就有自称卫生局工作人员的人员上门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和“空气质量检测报告”。夫妻俩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此前在江苏、上海等地开理发店时从未遇到过这样的要求。

据店老板李先生透露,检测是卫生局要求的,一年一次,每次需要缴纳400元费用。如果拒绝检测,可能会面临罚款。在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了支付费用。第三方检测机构提着机器进行检测,合格后出具了所谓的“空气检测报告”。有了报告后,相关执法人员再也没有因为这个原因上门找麻烦。

02

政策解读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包括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等)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其中包括“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

《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特别指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室内空气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公共场所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相关卫生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2年7月11日发布,于2023年2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温度等物理性参数、二氧化硫等化学性参数、菌落总数、氛等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03

争议焦点

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支持者认为,此举有助于提升公共卫生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反对者则批评其为变相收费,并指出检测虽非强制,但不做就会面临处罚,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有网友质疑,相比理发店,一些污染更严重的场所并未受到同等监管,这反映了执法选择性的问题。此外,网友提出,理发店长期、频繁使用染发烫发等药水,相比于一般公共场所,气味难免刺鼻,空气质量更是会差一些,消费者与员工确实会有健康风险,进行定期空气检测、改善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必要性。

04

深层思考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前公共卫生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不足:《实施细则》虽然规定了公共场所的卫生检测要求,但并未明确具体的执行标准和处罚措施。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标准不一,甚至出现“可做可不做”的模糊态度。

  2. 执法方式有待改进:在没有明确罚则的情况下,通过频繁检查来迫使商家就范的做法,容易引发商家的抵触情绪,也增加了执法成本。

  3. 监管资源分配不合理:相比理发店,一些污染更严重的场所并未受到同等监管,这反映了执法选择性的问题。

05

建议与展望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建议:

  1. 在相应规范标准完善之前,可检可不检的项目就有理由灵活处理,允许商家不提供报告。

  2. 如果确有检测必要,就尽快因地制宜、灵活细化规范标准。

  3. 商家不理解、有关部门难执行,对应的规定也未必完全适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给商家增加负担,可检可不检的项目就有理由灵活处理、允许商家不提供报告。

  4. 如果确有检测必要,就尽快因地制宜、灵活细化规范标准。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不该陷入“检测可做可不做”,继而使得执法走形变样。

这一事件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公共卫生监管政策的契机。在保障公共健康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实现公共卫生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