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数:量子力学中的神奇钥匙
虚数:量子力学中的神奇钥匙
2024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开发出我国首个“量子计算模拟器”,这一成果被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收录。该模拟器在求解特定科学问题时展现出远超传统计算机的优势,例如在“高斯波色取样”问题上,速度提升了令人惊叹的1亿亿倍。
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量子计算的巨大潜力,更凸显了虚数在量子力学中的核心地位。虚数,这个曾经被认为是数学家想象的产物,如今已成为描述量子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量子力学中,虚数的作用远不止于数学上的便利。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量子世界的理解。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波函数,就是一个复数函数。波函数可以表示为:
ψ(x) = |ψ(x)|eiθ(x)
其中,|ψ(x)|是波函数的模,表示振幅;eiθ(x)是相位因子,描述了波函数的相对相位。这个相位因子正是由虚数单位i引入的。
虚数在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性,还可以从薛定谔方程中得到体现。作为量子力学的核心动力学方程,薛定谔方程明确包含了虚数单位i:
iℏ ∂/∂t ψ(x,t) = Ĥ ψ(x,t)
这里的i是虚数单位,ℏ是约化普朗克常数,Ĥ是哈密顿算符。这个方程表明,波函数必须是复数函数才能满足方程的要求。虚数单位i的存在,使得时间演化具有振荡性和波动性,这与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紧密相关。
为了进一步验证复数在量子力学中的必要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进行了开创性的实验研究。他们通过双光子纠缠态实验,比较了仅使用实数测量基和使用任意测量基(包括复数测量基)时的局部量子态区分成功率。实验结果清晰地表明,当使用复数测量基时,量子态区分的成功率显著提高。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复数在量子力学中的重要作用,还为量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虚数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在电磁学中,复数形式的电场和磁场可以更方便地描述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电磁波的复数形式e^(iωt)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i是虚数单位,ω是角频率,t是时间。这种表示方法不仅简化了计算,还深刻揭示了电磁波的本质特征。
随着量子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数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从量子计算到量子通信,从量子模拟到量子精密测量,虚数都将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潘建伟团队的成果所展示的那样,虚数不仅是数学家的想象,更是理解量子世界、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工具。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上帝不掷骰子。”虽然他本人可能并不完全接受量子力学的某些特性,但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微观世界确实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奇妙现象。而虚数,正是我们探索这个奇妙世界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