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升升”:一条承载千年文化的创意小蛇
“巳升升”:一条承载千年文化的创意小蛇
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蛇年春晚的官方吉祥物“巳升升”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只憨态可掬的小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卡通形象,更凝结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
文化内涵:传统元素的现代演绎
“巳升升”的设计团队从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将多个历史文物元素巧妙融合。整体造型以甲骨文中的“巳”字为基础,既体现了生肖蛇的特征,又蕴含着文字演变的历史脉络。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文化记忆,将其作为设计基础,彰显了“巳升升”作为文化使者的身份。
最引人注目的是“巳升升”身上的四个如意造型。头部轮廓、舌头、脖上长命锁以及尾巴,都巧妙地融入了如意的形状,寓意“事事如意”。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巳升升”的头部设计尤为精妙。其轮廓和脸颊上的螺旋形状,灵感来源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这件文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造型与象征长寿吉祥的灵芝、祥云十分相似,蕴含了“祥瑞美好”的祝福。而吉祥物的眉眼设计,则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和臣字目,这些元素在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和玉器上也广泛出现,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特点。
在色彩运用上,“巳升升”以青绿色为主调,象征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配色取自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的鹦哥绿、品绿、吐绶蓝、青金石、荷花白、柑黄、龙膏烛等,这些色彩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创作历程:匠心独运的手绘艺术
“巳升升”的设计过程充满了挑战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的团队从2024年9月接到任务,到2025年1月定稿,历时4个月,经历了8次重大修改。设计团队深入研究了历届春晚吉祥物,决定摒弃AI设计工具,采用传统手绘方式完成创作。
主设计师高鹏教授表示,手绘方式更适合表达传统文化的韵味。在绘制过程中,团队注重运用笔触和传统图案色彩,力求让吉祥物呈现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和美感。这种选择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现了当代设计师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自信。
社会影响:文化传承的新使者
“巳升升”的亮相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网友被其精美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纷纷点赞。更有不少网友自发用中英文介绍“巳升升”,向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巳升升”的艺术价值,更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历史传承:春晚吉祥物的创新篇章
自201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吉祥物以来,每年的生肖吉祥物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从2015年的“阳阳”(羊),到2016年的“康康”(猴),再到2024年的“龙辰辰”,每个吉祥物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寓意,成为当年春晚的亮点。
“巳升升”作为这一系列的最新成员,以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春晚吉祥物家族增添了新的光彩。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卡通形象,更是一个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艺术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随着2025年春晚的临近,“巳升升”将与亿万观众见面。这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的小蛇,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向世界传递来自中国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