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新趋势:从知识传授到深度学习
在线教学新趋势:从知识传授到深度学习
2024年10月,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新质素养提升高峰论坛”上,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明选教授指出,在线教学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如何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成为关键问题。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当前教育领域的最新趋势,也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线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根据由清华大学领衔的全国职业院校在线教学研究报告显示,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在教学方面出现了六大变化,包括教师角色转变、授课方式变革等。这些变化不仅为在线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理论课的教学创新
在在线教学环境下,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虚拟课堂的特点。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教师利用直播平台与学生互动答疑,并通过微信群保持课后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视频资料、在线测验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授课形式。在直播中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专注力和参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督学数据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反馈和指导,通过作业批改和私聊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
实验课的数字化转型
实验课的在线教学则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以生科院为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线完成微生物学等实验内容。李锐老师通过雨课堂直播重点技能操作,并在微信上随时解答疑问。卢冬梅老师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将更多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和探究性学习。冯瑜菲老师将课题研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未来深造打下基础。中医药学院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开展中药学专业实验课,确保教学质量。在《中药炮制学》课程中,教师甚至安排学生使用家中食材练习炒黄、炒焦等基本技法。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正迎来新的变革。在西北师范大学和科大讯飞联合举办的“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陈明选教授等专家共同发布了《2024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该蓝皮书从机遇挑战、技术方案、典型实践和发展趋势四个维度,全面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未来展望:构建深度课堂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师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陈明选教授在研究中提出,智能技术支持下,传统教学的“四何”问题(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开始转变,教师需要重构课堂设计,让学习者获得深度认知。在B大学“学习科学”课程的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研究发现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学习动机、技术接受度和较低的认知负荷;相比低分组,高分组认知负荷低,能更好地处理技术和复杂任务带来的压力。
在线教学正在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深度学习转变,从单一的线上授课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学习转变,从标准化教学向个性化学习转变。这些变化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学习机会。正如陈明选教授所言,我们正站在教育变革的风口浪尖,只有积极拥抱新技术,才能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