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星到专家: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与康复之路
从明星到专家: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与康复之路
近日,青年演员赵露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公开分享了自己与抑郁症斗争的经历。这位26岁的演员,曾因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内心的焦虑,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但通过专业的治疗和自我调节,她最终战胜了病魔,重返生活和工作的舞台。
赵露思的故事,折射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抑郁症。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比例高达7.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数字正随着年级升高而不断增加。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专家谢志兵指出,抑郁症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需要科学对待的疾病。他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防和应对青少年抑郁症:
建立科学认知:家长要充分了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这并非孩子的“矫情”或“懒惰”,而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
营造支持性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关爱,避免过度批评和压力。
关注情绪变化:定期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留意其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一旦发现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提供专业治疗:如果发现抑郁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开展心理教育:通过学校和社区资源,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鼓励孩子发展健康的社交关系,参与集体活动,获得同龄人的支持和理解。
赵露思的康复之路,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她不仅接受了专业的医疗帮助,还通过发展兴趣爱好(如弹琴、绘画)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无知和偏见。正如赵露思所说:“了解它,乃是走出阴霾的第一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战胜抑郁,重获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