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借力同城化发展,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眉山:借力同城化发展,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202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位部署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作为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市积极融入同城化发展,推进“3+3”现代工业、“443”现代服务业、“583”现代农业与“133”数字经济协作发展,打造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交通基础设施是同城化发展的基础。眉山市积极推进与成都的交通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市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目前,市域铁路成资S3线已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预计9月开通运营;成德S11线、成眉S5线正在加快建设。此外,都市圈内已建成17条高速公路,开通17条跨市公交线路,天府一卡(码)通已覆盖都市圈30个区(市)县。
产业协作成势见效
眉山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成都等城市开展产业协作。都市圈制造业9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已迈上万亿台阶。在科技创新方面,编制实施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和建设方案,联合举办“创享都市圈 链接新未来”推进会,现场发布创新成果及需求133项。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实质运行,成功组建成德眉资科创母基金。
优化政务服务
为优化营商环境,眉山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同城化。四川省同城化办公室会同成德眉资四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跨区域“一照多址”云备案改革工作方案(试行)》。该方案提出,对于登记在综合试验区内的经营主体,在住所以外开展经营活动,属于限定区域内的,允许在营业执照上加载新设立经营场所的地址,免于分支机构登记,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眉山市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化,提升群众获得感。在教育领域,成都与德眉资三市结对学校达306对;在医疗领域,生育保险、医保门诊统筹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四市异地直接结算医药机构超2.5万家;在住房公积金领域,在全国率先实现住房公积金同城化贷款异地使用和异地办理公积金组合贷款业务。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眉山市与成都等城市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安全底座。建立灾害联防联控、灾情联合会商、灾难互帮互助应急联动机制,保护性修复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累计20.16万亩,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累计增绿增景28万亩,实现大气污染协同立法、河渠联巡联治、毗邻地区固体废弃物就近处置。
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眉山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瓦屋山、黑龙滩、彭祖山等自然景观,以及三苏祠等人文胜迹。为推进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成德眉资四市人大常委会共同研究形成《决定》,旨在加强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优化区域旅游空间发展布局,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开发。
成效与展望
经过四年的发展,眉山市在成德眉资同城化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眉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635.51亿元,同比增长3.8%。产业协作成效显著,都市圈制造业9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迈上万亿台阶,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实现241项“同城化无差别”事项办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28万亩。
然而,同城化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未来,眉山市将继续深化同城化发展,加强与成都等城市的协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