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眉山深度游:三苏祠的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眉山深度游:三苏祠的文化瑰宝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sscbwg.com/about/introduce/
2.
http://www.news.cn/mrdx/20250124/db44731b8a354ada83ada00f2cd6b285/c.html
3.
https://www.mssswhyjy.com/sansu/clzl/detail?uid=1763127811348443138
4.
http://m.k1u.com/jingdian/61464.html
5.
https://scdfz.org.cn/whzh/slzc1/content_157504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7/12/9510811_1134297728.shtml
7.
http://47.112.225.86:1980/lvyouwenda/140870.html
8.
http://www.k1u.com/lvyougonglue/148340.html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南宋时期,这里被改为祠堂,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模拟重建,成为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三苏祠占地106亩,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苏宅古井、苏宅丹荔、黄荆古树等遗迹,收藏有宋拓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数千件文物文献,完整保留了三苏纪念祠堂的风貌。整体布局呈现“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是西蜀园林的典范,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走进三苏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时期的三苏祠大门。门内,祠堂前厅保留了原有的匾联,并复制了两通宋孝宗御制石碑,彰显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位于祠堂中轴线上的飨殿、启贤堂等核心建筑,保留其原始功能,是游客拜谒先贤、苏氏后人祭奠先祖的核心场所。

东西厢房、木假山堂、来凤轩则成为“苏宅故事”的讲述空间。游客走进展厅,仿佛步入北宋眉州纱縠行的苏宅故居,苏宅故事以最真实、最质朴、最贴近生活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三苏祠内的文物陈列丰富多样。其中,苏宅古井是保存至今的苏家遗迹之一,井水依然丰沛清澈。苏轼爱荔枝,祠内名木古树众多,但荔枝树独有一株,名为“苏宅丹荔”。这株荔枝树是苏轼离开家乡时,友人盼其早归而植。苏轼曾作《寄蔡子华》诗:“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这株荔枝树历经近千年,于20世纪90年代枯亡。工作人员将根茎保留,打磨上漆就近陈列,并在原址补种一株,以表怀念。


此外,三苏祠还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宋拓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碑刻,以及三苏的著作、手稿、书画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三苏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三苏祠不仅是文物陈列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文化空间。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日,这里都会举行“寿苏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苏学专家、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表达对苏轼的敬仰与追思。

游览三苏祠,建议从南大门进入,依次参观前厅、西厢房、飨殿、启贤堂、东厢房等建筑。特别推荐参观木假山堂,这里陈列着道光十二年(1832)眉山书院主讲李梦莲捐赠的木假山,象征着三苏父子的坚忍不拔的品格。

三苏祠的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8:00,门票价格为40元。游客可以选择乘坐8路、1路、2路、11路等公交车到达,也可以自驾前往。建议游客提前在官网(www.sscbwg.com)或电话(028-38220186)了解最新信息。

三苏祠不仅是纪念三苏的文化圣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肯定了其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