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科技赋能蛇舞创新,2025春晚打造视听盛宴
光影科技赋能蛇舞创新,2025春晚打造视听盛宴
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河南卫视春晚以“蛇来运转 万巳大吉”为主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为蛇年特别创作的《蛇来运转》舞蹈。
这部作品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为灵感,通过杨丽萍标志性的象形舞蹈语汇,生动展现了伏羲女娲福泽万物、孕育生灵的景象。舞台上,舞者们运用独特的手势和身姿,营造出“千蛇狂舞、斗折蛇行”的视觉奇观,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远古神话世界。
这场视觉盛宴的背后,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有力支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持续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运用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立体视觉等技术,不断提升春晚视音频质量和全媒体传播效果。
在舞台呈现方面,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通过大场景扫描重建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例如,在歌舞类节目中,演员们仿佛置身于古建筑群中,与历史场景实时互动,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跨屏”效果。
8K超高清技术的应用则让画面细节更加精致。总台已经实现8K制播设备国产化,拥有全国产8K装备,能够完成“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这种高码率传输技术让画面细节清晰呈现,无论是树叶脉络还是动物毛发都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首次亮相春晚舞台。通过智能生成的视觉特效,舞台表现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某些节目中,技术人员利用AIGC动画生成模型,创造出特色人物、环境背景和场景元素,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为了创新节目的呈现视角,总台还在演播大厅首次部署了由30台相机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该系统利用立体视觉AI算法,对多机位信号进行实时3D点云渲染,形成具有立体感的3D视频图像。这种创新的拍摄方式让观众能够从前所未有的角度欣赏表演,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和沉浸感。
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舞台效果,还让春晚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观众可以通过手机观看8K节目,并利用央视频App的电视投屏功能,将节目“投”到智能电视上,享受更加便捷的观看体验。此外,竖屏看春晚项目连续推出四年,运用图像识别和AI跟踪技术,为用户提供360度全方位的观看视角。
这些科技创新不仅让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生,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正如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所说:“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为全球华人打造一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年夜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春晚将会带来更多令人惊叹的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