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市值暴跌:非法荐股风波再起
同花顺市值暴跌:非法荐股风波再起
11月15日,一则关于同花顺涉嫌非法荐股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受此影响,同花顺股价当日大幅跳水,收盘时跌幅达14.30%,股价跌至272.50元/股,市值蒸发超过240亿元。
同花顺随后发布公告称,所谓“非法荐股、被立案调查”的传闻与事实不符。其子公司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软件公司”)确实收到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但主要是因为营销宣传中的不规范行为,而非非法荐股。
根据浙江证监局的决定书,云软件公司在营销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营销人员使用部分客户的成功案例、展示客户称赞截图、个股过往业绩等进行展示宣传,但缺乏必要的风险提示;部分营销和服务人员存在夸大、误导性宣传以及变相承诺收益的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因此决定对云软件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责令暂停新增客户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整改及暂停期限为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云软件公司首次被处罚。2017年以来,同花顺子公司已被浙江证监局点名8次,其中5次涉及云软件公司。2021年12月31日,云软件公司就曾因类似营销违法行为被浙江证监局点名。
从财务数据来看,同花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35亿元,同比下降1.59%;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下降15.53%;扣非净利润6.31亿元,同比下降16.74%。2022年以来,公司净利润持续下降。虽然同花顺表示本次监管处罚对2024年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小,但子公司被监管处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拖累母公司的业绩。
此外,同花顺还面临股东减持的压力。11月8日,公司公告显示,第三大股东杭州凯士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6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如果按公告发出日收盘价计算,凯士顺此次减持股份的市值约为8.17亿元。
在当前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同花顺需要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公司也需要平衡好业务发展与合规经营的关系,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