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示:二手烟致儿童肺癌风险增20%,呼吁构建无烟环境
专家警示:二手烟致儿童肺癌风险增20%,呼吁构建无烟环境
“二手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梁立荣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吸烟者如果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肺癌发病风险会增加20%以上。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再次敲响了保护儿童免受二手烟侵害的警钟。
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与致癌物,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梁立荣教授指出,二手烟不仅会导致儿童哮喘、呼吸道感染及耳部炎症,还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及智力发展迟缓。
更令人担忧的是,二手烟的危害可以持续到儿童成年以后。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学院李志徽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显示,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对生育力和妊娠结果有严重的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20至49岁已婚女性和其配偶中,二手烟暴露导致超过1085万例未出生人口,相当于2023年出生总数的1.21倍。此外,烟草使用和暴露还导致了数百万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和妊娠糖尿病。
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无烟草行动技术官员李可薇表示,大量科学证据显示孕期父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与胎儿发育不良、不良围产期结局以及高婴儿死亡率有关。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人口与发展项目专家贾国平也指出,这一研究从新的视角揭示了吸烟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专家们普遍认为,控烟工作不仅是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相关目标的“必答题”,更是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郑榕表示,控烟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加以重视。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专家们呼吁采取更强有力的控烟措施。李志徽教授团队建议,应实施更强有力的烟草控制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烟草税收和落实全面无烟政策,以保护母婴健康。同时,应将控烟工作融入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政策体系,降低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与二手烟暴露,提高整体人口的健康水平。
“保护儿童免受二手烟侵害,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梁立荣教授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无烟的成长环境。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