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宝宝身上发现脊髓性肌萎缩症?
如何在宝宝身上发现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称SMA)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据统计,SMA的携带率高达1/401/50,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0001/6000。目前我国SMA患者人数约为3~5万,携带者人数约为3000万。这种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早期症状识别
SMA的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蔽,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症状:
肌张力减退:宝宝的肌肉显得特别松弛,像“海绵”一样,缺乏正常的紧张度。这在婴儿期尤其明显,尤其是在抬头、翻身等动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头部控制不良:宝宝在3-4个月大时仍无法稳定地抬起头,或者在被抱起时头部无法保持直立。
运动发育迟缓:与同龄宝宝相比,运动发育明显落后。例如,6个月还不能独坐,18个月还不能独立行走等。
肌肉震颤:在安静状态下,宝宝的肌肉可能出现细微的震颤,尤其是在手指和眼睑部位。
反射减弱:宝宝的腱反射(如膝跳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
吞咽和呼吸困难: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喂养困难或呼吸费力等症状。
观察与监测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观察和监测宝宝的运动发育情况:
定期检查发育里程碑:关注宝宝在不同月龄应该达到的运动发育目标,如3个月抬头、6个月独坐、8个月爬行、12个月站立等。如果发现明显延迟,应及时就医。
观察肌张力:轻轻托起宝宝的腋下,感受其躯干和四肢的紧张度。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肌肉应该有一定的紧张度,而不是像“海绵”一样松弛。
注意对称性:观察宝宝两侧肢体的运动是否对称。如果发现一侧肢体明显无力或活动减少,应引起警惕。
记录异常表现:如果发现上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记录并咨询儿科医生。
诊断流程
如果怀疑宝宝可能患有SMA,应立即就医并进行以下检查:
基因检测:这是确诊SMA的金标准。通过检测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以明确诊断。
肌电图:检查肌肉和神经的电活动,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损害。
血液检查:检测肌酸激酶(CK)水平,虽然不是特异性指标,但有助于初步筛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如MRI,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应对措施
如果发现宝宝有疑似SMA的症状,家长应该:
及时就医:不要等待症状加重,一旦发现异常就应立即就医。
选择专业医院:建议前往有神经肌肉疾病诊疗经验的三甲医院。
进行基因检测:这是确诊的关键,可以尽早明确诊断。
多学科协作治疗:SMA的治疗需要神经科、康复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
预防与遗传咨询
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父母都是携带者,子女有25%的概率患病。因此,建议:
婚前或孕前检查:进行SMA携带者筛查,了解自身携带状况。
遗传咨询:如果家族中有SMA患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对于高风险家庭,可以通过羊水穿刺或绒毛活检进行产前诊断。
脊髓性肌萎缩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但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家长的细心观察和及时行动,对于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症状,请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