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然》杂志最新研究:基因编辑可显著降低多种疾病风险,但伦理争议仍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然》杂志最新研究:基因编辑可显著降低多种疾病风险,但伦理争议仍存

引用
nature
7
来源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015-4
2.
https://www.pixelbiosciences.com/news_details_29.html
3.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1-embryos-genetic-diseases-ethical-debate.html
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821416/
5.
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journalid=8695&page=journalapp&view=detail
6.
https://www.shine.cn/news/metro/2412106071/
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779842/

最近,《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的重要研究。澳大利亚研究团队通过数学建模发现,在人类胚胎中进行多基因编辑可以显著降低多种遗传疾病的风险,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等。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展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巨大潜力,也引发了对技术安全性和伦理边界的广泛讨论。

研究团队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通过数学建模和责任阈值框架,评估了多基因编辑对疾病预防的效果。他们发现,仅需编辑10个关键基因位点,就能大幅降低目标疾病的终身患病率。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通过编辑相关基因位点,可将其患病率从5%降至0.6%以下。类似地,精神分裂症、2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等复杂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望显著下降。

然而,这项技术突破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担忧。《自然》杂志同期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当前的基因编辑技术仍存在准确性问题,识别因果基因变异面临挑战,且单个基因编辑可能产生多效性效应,影响其他性状,增加其他疾病风险。此外,这项技术还涉及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包括基因选择可能导致的社会偏见、家庭关系的复杂化以及技术成本带来的公平性问题。

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另一篇相关论文中探讨了基因编辑的伦理影响。他们指出,虽然基因编辑可能对个人产生影响,但在追求生育健康后代的目标下,其重要性相对有限。考虑到当前技术仍存在风险,从道德角度出发,选择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和胚胎筛选可能更为可取。

这项研究无疑为未来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这一前沿科技。正如专家所言,人类胚胎编辑技术目前仍不安全且未经充分验证,需要在科技进步与伦理边界之间寻找平衡。未来,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