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中的致癌物真相!
揭秘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中的致癌物真相!
近日,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苏打饮料中发现了一种可能具有致癌风险的化学物质——4-甲基咪唑(4-MI)。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4-甲基咪唑是一种在焦糖色素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而焦糖色素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饮料和食品中。CSPI的研究人员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怡可乐和无糖百事可乐等4种产品中均检测到了高水平的4-MI。他们还指出,这种物质可能对动物具有致癌性,并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递交申请书,要求禁止使用氨基亚硫酸盐着色剂。
面对这一指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方面均表示,其产品中的焦糖色不会导致癌症,4-MI含量非常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然而,CSPI执行主管Michael Jacobson却认为,饮料公司应该使用不含致癌物质的着色剂,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那么,4-甲基咪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它是否真的具有致癌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教授吴志刚表示,判断一种物质是否致癌,主要应看两个条件。一方面,要看这种物质在国际癌症机构的评级结果;另一方面,则要看该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
国际癌症机构通常将有足够证据证明其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一类致癌物,如甲醛、二恶英等;将有有限证据支持其存在人体致癌可能性,但有一定证据证明实验动物致癌性的物质划分为二类致癌物。目前,能够证明4-甲基咪唑致癌的实验结果仅局限于动物实验,从这个角度讲,它并不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另一方面,判断一种物质的致癌性还要看人体摄入的剂量。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剂量标准,也不会对人体构成太大危害。
吴志刚表示,4-甲基咪唑是以亚硫酸铵为原料生产焦糖色素时的伴生物,伴生物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艺。虽然焦糖色素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比如酱油、醋的生产中可能也会用到。但这些焦糖色素中不一定含有4-甲基咪唑,一方面和生产焦糖色素所采用的原料有关,另一方面还要看其生产工艺是否能达到一定标准。
对于消费者来说,关注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避免摄入过量有害物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4-甲基咪唑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可能与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有关。因此,了解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4-甲基咪唑的致癌性尚不明确。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癌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