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和尚吃素也能胖?揭秘背后的养生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和尚吃素也能胖?揭秘背后的养生之道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LK7C3N0556ALJ2.html
2.
https://m.cls.cn/detail/928280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30894962896640619.html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87%80%E8%82%89
5.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8/82593269.html
6.
https://www.pzlf.com/csff/fjcb/404071.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A0%E9%A3%9F%E4%B8%BB%E7%BE%A9
8.
http://m.3233.cn/n/29m3-175414.html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429/c639885fd9d94368bfb435f9681ab3a2/c.html
10.
https://m.toutiao.com/topic/7455074102773205044/
11.
https://www.meidouya.com/food-guide/100647
12.
https://www.aimhealthyu.com/tw/column/929/vegetarian-diet-healthy-vitality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寺庙里的和尚们虽然每天吃素,却往往体型偏胖,这似乎与常理不符。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历史渊源,也蕴含着科学原理。让我们一起走进寺庙,探寻其中的奥秘。

01

从“三净肉”到全面素食:历史的演变

事实上,佛教最初的饮食规定并非完全素食。根据《律藏》记载,佛教出家众可以食用“三净肉”,即没有看见、没有听可信人说、也不怀疑是为自己而杀死的肉类。这一规定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至今仍在沿用。

然而,在汉传佛教中,这一传统在南北朝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梁武帝萧衍,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大般涅槃经》中的“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深有感触,遂下令全国僧人改吃素菜。这一命令不仅改变了僧人的饮食习惯,也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

02

素食为何也会导致肥胖:科学的解释

许多人认为,素食意味着低热量、低脂肪,不易导致肥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根据四川在线的报道,一位29岁的女子在吃素半年后反而患上了中重度脂肪肝。这一案例揭示了素食可能导致肥胖的科学原理。

原来,素食如果搭配不当,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同样会导致肥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武鹏宇指出,如果长期素食,一点肉都不吃的话,其蛋白质会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肝脏内部的脂肪的沉滞,加重脂肪肝的病情。此外,如果只吃素,还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也是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03

现代僧人的生活:规律与运动的平衡

除了饮食因素外,现代僧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体型偏胖的重要原因。根据圣凯法师的介绍,现代僧人的生活十分规律:每日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过堂。他们的日常活动包括朝暮课诵、布萨诵戒、上供、过堂、普佛等,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

然而,这种规律的生活也意味着运动量相对较少。虽然僧人们会进行一定的劳作,但与普通人相比,他们的运动量仍然偏少。此外,寺庙中的生活压力较小,僧人们的心态平和,这也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陈代谢,导致脂肪更容易积累。

04

科学素食养生之道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科学的素食养生呢?专家建议,关键在于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南宁城和医院的专家指出,完全素食可能导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正确的做法是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肉类、豆类等食物。

此外,过度节食也是不可取的。极端的减肥方法如长期断食或单一饮食不仅难以持久,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均衡饮食、控制热量摄入才是健康减肥的关键。

对于想要通过素食养生的人来说,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蛋白质摄入:可以通过食用豆类、坚果、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质来源来补充。
  2.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鳄梨等。
  3.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过多食用高淀粉食物,如米饭、馒头等。
  4. 配合适当运动: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维持健康的体重。

看似“躺平”,实则压力山大
如今身处和平盛世,寺庙中的条件和生活相较于之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网上有关高学历人才皈依佛门的新闻数不胜数。
诚然,当下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很多人纷纷自嘲,想要出家躺平。但仔细想想,难道寺庙中和尚们的日子真得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清闲无比吗?
非也,在你了解了寺庙的真实生活后,这种想法就不会存在了,
首先,寺庙中虽然有一定的资金,但举办活动并非随心所欲之举,首先要向当地的民宗局提出申请,在得到准许之后,消防大队以及市场监管部门还会对活动的安全问题以及权益问题进行检查。
其次,寺庙中的日子也并不是让你打坐求请先,很多时候,寺庙会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并且还会参加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领导的寺庙内部的人以及前来游玩的顾客,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还有寺庙中的日常生活,除了一些接待游客较多的寺庙之外,很多寺庙都坐落于城市的郊区甚至乡下,除了每日打普佛和做佛事之外一般没有什么游客到来。
平日里,作为寺庙中的僧人,一般天没亮,四点就要起床前往大殿上早课,相信这个时间点很多人都处于深度睡眠当中。
吃饭过后便要返回房间打扫卫生,八点钟开始各司其职,值班的值班,劳作的劳作,一天的任务从此刻开始,一直到中午十一点结束。
从午饭过后,一直到下午四点,这段时间还算比较自由,四点之后还有一节晚课,直至六点,寺庙的大门就会紧闭,九点就要关灯休息。
在这里,外面的一切都与你没有任何关系,若仅仅是为了逃避当下的生活,若仅仅是因为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那就不建议出家。
寺庙的僧人,需脱离社会,耐得住寂寞,一心皈依佛门,一心只做善事。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之前佛门僧人与世隔绝的封闭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人际交往也不带只能多,去寺庙中观光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因此,僧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佛教在人们心中无形的形象。
僧人不仅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还要承担宗教人员的职责,严格遵守佛教戒律。佛教能够在世界广为流传至今日,影响日益深远,和众多僧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众多虔诚的信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