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种植牙集采价格大揭秘:降幅超50%,但这些陷阱要当心
北京种植牙集采价格大揭秘:降幅超50%,但这些陷阱要当心
2023年4月20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限价挂网“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标志着种植牙集采政策全面落地。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大幅降低了种植牙的价格,更让许多有种植牙需求的患者看到了希望。
集采政策带来价格“大跳水”
根据北京市发布的种植牙集采价格公示,种植牙的价格降幅令人瞩目。以部分品牌为例:
- 国产种植牙集采价格降至2280元起/颗
- 韩系种植牙集采价格降至2480元起/颗
- 欧系种植牙集采价格降至4580元起/颗
医疗服务费用方面,北京市设立了4档调控目标:
- 二级及以下公办医疗机构:4300元/颗
- 非城六区公办医疗机构:4500元/颗
- 城六区公办医疗机构:5000元/颗
- 口腔医学中心:5450元/颗
以一颗种植牙为例,集采前后的价格对比鲜明:
项目 | 集采前价格范围(元/颗) | 集采后价格(元/颗) |
---|---|---|
国产种植牙 | 3000-4000 | 2280起 |
韩系种植牙 | 3200-3500 | 2480起 |
欧系种植牙 | 5000-7000 | 4580起 |
患者反馈:喜忧参半
政策实施后,患者反馈呈现两面性。一方面,价格的大幅下降让许多患者感到欣喜。一位患者表示:“以前觉得种植牙是奢侈品,现在价格降下来了,终于可以考虑做了。”
然而,也有患者反映了一些问题。家住东城区的冯女士表示,自从在抖音浏览了种植牙相关视频后,频繁接到口腔医院的推销电话。“他们都说有国家补贴,价格非常划算,但具体能补贴多少却说不清楚。”
警惕虚假宣传陷阱
调查发现,部分口腔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补贴宣传:一些机构声称有“国家补贴”、“联合国专利”等,实际与事实不符。例如,极简口腔医院宣称的“联合国专利”和“国家补贴”均未得到官方证实。
价格不透明:线上线下价格不一致,如极简口腔医院的牙冠价格,电话咨询和现场报价相差较大。
夸大专家资质:部分机构打着三甲医院专家会诊的旗号揽客,但实际出诊信息无法核实。
过度承诺:一些机构承诺种植牙“终身质保”,但未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后续风险。
如何选择合适的种植牙服务
面对集采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患者在选择种植牙服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优先考虑公立医院或有良好口碑的民营机构,注意核实医生资质。
了解真实价格:要求机构提供详细的价格清单,包括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费用,警惕模糊报价。
理性对待补贴信息:对“国家补贴”、“免费检查”等宣传保持警惕,必要时可向当地医保部门核实。
关注术后服务:了解机构的术后跟踪服务和保修政策,选择服务完善的机构。
北京市种植牙集采政策的实施,无疑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但同时,患者也需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机构,避免陷入虚假宣传的陷阱。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规范,相信未来种植牙服务将更加透明、规范,真正实现“惠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