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产业助力恩施市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民宿产业助力恩施市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市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将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民宿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了乡村整体面貌。
民宿产业蓬勃发展
以绿葱坡滑雪场为例,自2020年12月恢复营业以来,该滑雪场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带动了周边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绿葱坡镇新发展民宿31家,新增床位600余张,全镇酒店民宿数量已达161家,床位数超过5000张。其中,新建和新改造民宿数量达到110家,显示出民宿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带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民宿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民宿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据巴东文旅局局长余建军介绍,预计在这个雪季,巴东接待人次将达到15万,实现直接旅游收入2亿多元。另一方面,民宿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野花坪露营基地经理谭志国表示,该酒店每晚住宿费不到800元,包括为滑雪爱好者免费提供全程接送服务,以及专业的滑雪装备与服饰等租借费用,深受游客青睐。
此外,民宿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地方政府加大了对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例如,恩施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506公里,新增35个行政村通双车道。完成67处千吨万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标准化管理覆盖率达到87.01%。农村电网可靠率提升至99.91%。
政策支持是关键
恩施市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恩施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强县工程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恩施州先后出台《关于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等近20项财政、金融、土地、人才、激励政策。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民宿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滑雪场存在同质化竞争,一些地方的民宿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此外,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民宿产业,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恩施市将进一步优化民宿产业布局,提升民宿服务质量,打造特色民宿品牌。同时,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民宿+农业”“民宿+文化”等,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通过持续的努力,民宿产业必将成为推动恩施市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