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朝阳百姓春晚:一个普通人的舞台
2025年朝阳百姓春晚:一个普通人的舞台
1月22日晚,首都图书馆剧场内灯火辉煌,一场由普通百姓主演的春节联欢晚会正在这里精彩上演。这是2025年朝阳百姓春晚,一个坚持了12年的文化品牌,一个真正属于老百姓的舞台。
百姓春晚,百姓唱主角
“美丽朝阳 幸福生活”——这是今年春晚的主题,也是朝阳百姓春晚一贯的追求。与央视春晚不同,这里没有大牌明星,没有豪华阵容,有的只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据统计,本次春晚的400余名演员中,90%都是普通群众,年龄跨度从5岁到80岁,真正实现了“百姓自己的春晚”。
更令人惊喜的是,晚会80%的内容都是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朝阳的社会生活,既有民生大事,也有文化宝藏,展现了花园城市的多姿多彩。其中,10余个作品还曾获得年度各类艺术奖项,展现了朝阳这片文化沃土的丰硕成果。
从海选到舞台:一个开放的平台
自春晚节目选拔启动以来,朝阳区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据统计,全区50多个单位共推荐了200余个节目。经过一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最终有11个精品节目脱颖而出,登上春晚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春晚的演员阵容十分多元化。除了来自朝阳区各单位、基层文艺团队、各级模范代表及榜样人物,还有朝阳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首都高校等渠道推荐的驻区专业文艺院团、文化志愿者等。这种开放的选拔机制,真正实现了“开门办春晚、共同办春晚”的理念。
普通人的舞台,不平凡的精彩
在晚会现场,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些由普通群众带来的表演。
在小品《警民一家亲》中,一群来自朝阳公安分局的民警本色出演,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警民之间鱼水情深。而当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社区阿姨们登上舞台,跳起优雅的芭蕾舞时,更是让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当然,晚会上最可爱的还要数那些萌娃们。开场的武术表演中,一群5岁左右的孩子们一板一眼地打起拳来,有模有样;在街舞表演中,孩子们又摇身一变,成了活力四射的“小舞者”。这些精彩的表演,正是朝阳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的最好证明。
文化惠民,打造“百馆之城”
这场精彩的春晚,正是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现。近年来,朝阳区致力于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启动了朝阳博物馆规划设计,计划打造“百馆之城”。目前,全区已建成90家博物馆,平均每10万人就拥有2.6座博物馆,位居全市前列。
同时,朝阳区还积极推进“书香朝阳·阅读之城”建设。区图书馆启动了优化提升配套服务项目,按照“阅读+餐饮+文创+展览+活动”的改造方向,打造公共阅读区、咖啡茶饮简餐区、文创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文化体验。
从2014年创办至今,朝阳百姓春晚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艺演出,更成为了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展现了朝阳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艺术创造力。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属于朝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