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姚燕:低碳混凝土需要科研、开发、生产、应用多维度努力来实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姚燕:低碳混凝土需要科研、开发、生产、应用多维度努力来实现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2875525_121123886

2024年5月24日,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委会主办的2024全国混凝土行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技术交流大会在安徽黄山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创新转型 逆境突围”为主题,经过精心筹备和组织,共有3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原院长 姚燕教授在会上作了《发展低碳混凝土的思考》主旨演讲。报告主要从我国的水泥混凝土现状、低碳混凝土的相关概念、低碳水泥的发展途径、发展低碳混凝土的思考以及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国水泥混凝土现状

姚院长指出我国水泥产量20亿吨/年左右,居世界第一。水泥混凝土的碳减排压力很大,水泥的碳排放列我国工业部门前三位,工艺过程的碳排放名列榜首。

多年来,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水泥制备过程的碳减排与性能提升技术,特种水泥技术;特种功能混凝土与外加剂技术;高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与应用技术;固废物高效利用;混凝土耐久性及评价方法等领域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工程应用,解决了众多难题。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双碳”战略、工程技术新需求、企业经济下滑等多重压力,如何厘清思路,面对国家需求,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水泥混凝土行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是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低碳混凝土的相关概念

混凝土的使用量实在是太大了,全国每年建造房屋、水利、交通、市政设施等工程的混凝土用量以几十亿吨计。混凝土虽然单位重量的碳排放不高,但乘以巨大的用量就带来了很大碳排放总量。什么是低碳混凝土?姚院长认为低碳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在原材料采取、设计、制造及施工、使用和服役、再利用及废料处理等全过程中,与传统混凝土相比,能够直接或间接降低碳排放的混凝土。

低碳水泥的发展途径

我国水泥熟料消费峰值将在2020-2025年期间出现,预计约为16.5-17.0亿吨,相应地行业年碳排放达到约14.5亿吨后将逐步下降。随后,熟料消费量将逐步下降。2030年、2035年我国熟料消费量分别下降至约14.3亿吨、13.0亿吨,2060年则可进一步下降至5.0亿吨以下。

姚院长指出了从根本上减少CO2排放的总体思路:

1、原料(58%):减少和替代石灰石用量,制备低碳胶凝材料。
2、燃料(35%):清洁燃料替代煤。
3、系统的节能减碳:工艺、装备。
4、熟料高效利用:少用熟料、延长寿命。
5、CO2捕集和利用:净化和使用。
6、先进减碳技术的产业转化
7、碳排放评价体系(标准)与碳汇(交易)市场。

发展低碳混凝土的思考

姚院长指出混凝土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围绕绿色低碳混凝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生产、工程应用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混凝土的深度减碳 ,重点仍是我们熟悉的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的低碳选择——水泥、集料、外加剂、固体废弃物
2、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最优匹配,以耐久性为目标,满足工程需求
3、发展特种低碳混凝土——满足各类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
4、混凝土修补材料与技术——多年后,大量的混凝土工程需要维修
5、混凝土的碳利用——制品与养护,固碳技术
6、发展为重要工程量身定做的水泥基材料
7、做好碳交易的准备

姚院长详细分析了以上各方面的实施措施和手段,并指出碳中和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与决策作用相关领域的协调一直配合、统一行动才可能实现。

研究趋势的探讨

姚院长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颠覆性创新驱动、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等特点,是以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1、水泥混凝土的“双碳”问题;
2、先进的科研手段提升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研究水平;
3、新材料、新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
4、推动成果产业化和应用的问题;
5、交叉领域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创新性、颠覆性成果。

最后,姚院长指出:水泥混凝土领域的发展任重道远,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责任重大,很多技术有待突破,保障国家重大工程万年大计责无旁贷。科研、开发、生产、应用等各领域 ,应全力以赴为行业的低碳创新发展勇担重任,做出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